區錦澤:找到宮廷家具的神韻支撐
宮廷家具的使用是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傳承發展以及社會制度的具體體現。明清兩朝都是延續了數百年的統一王朝,政治統一和社會相對安定,某種意義上,推動了宮廷家具的起飛和發展?!斑@兩個時期的宮廷家具有延續性、傳承性,但也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和藝術訴求?!?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宮廷家具威嚴大氣(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威嚴縟麗”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對宮廷家具總是有一種刻板印象,即為傳統宮廷的御用家具,象征皇帝、皇權?!彼?,延續至今,威嚴縟麗也是清代宮廷家具給人最大的感受。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家具華麗、精致(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歷史資料記載中,康雍乾盛世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使得貴族之間爭奇奪富之風濃厚,促使了清代宮廷家具裝飾的日趨復雜、繁瑣。加上當朝皇帝的積極主導,對宮廷家具的形制、用料、裝飾內容都要過問,工匠在家具造型、雕飾上竭力顯示所謂的皇家威儀,一味講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飾繁復?!扒宕鷮m廷家具的每一個基因都追求著一種華麗、奇巧、精致之美。當時很多優秀的工匠,花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將這些家具神韻做到極致、完美?!?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宮廷家具氣勢雄偉(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另外,清朝的開放則加快了宮廷家具的藝術發展,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先進科學技術和藝術文化,掀起了模仿西方家具造型的熱潮。同時這一時期的家具吸收工藝美術的思想和成就,大量出現雕漆、填漆、描金漆家具,還常利用玉石、陶瓷、琺瑯和貝殼等做成鑲嵌裝飾。這些改變也都豐富了清代宮廷家具的藝術表現形式。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宮廷家具富麗堂皇(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宮廷家具不只是清代有,明代也有……”從史料記載看,明代永樂遷都北京后,蘇州、揚州一帶生產的高檔家具,就會隨著皇家運糧的船只陸續運到北京,進入皇家的園林、別墅和宮廷殿堂。這是明代宮廷家具的一大重要來源,但相對而言,它在造型的選擇、裝飾手法的運用以及色彩的搭配,深受中國文人審美要求的影響,整體少了一份"威嚴縟麗"的印象,多了一些“簡、厚、精、雅”的藝術魅力。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宮廷家具獨具魅力(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御用之器也有不好的
進入皇宮,供皇帝貴族使用的器物,無不經過千挑萬選、精雕細做?!懊鞔杏帽O,清代有造辦處,有了官方參與研制宮廷器物,可以發現,大部分宮廷家具的工藝制作和造型藝術成就都相當得高?!?

區氏臻品所制作的宮廷家具獨具美感(配圖為區氏臻品展廳一角)
可事實上,皇宮里的家具也并非件件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很多形制差、氣韻弱的家具?!斑@是因為當時的生產條件不比現在,相當落后,這為宮廷家具的制造帶來一定的難度。而且部分家具用料也不科學、不考究,從美感上來說是比較缺乏的?!?

區氏臻品:壽字龍紋套裝
“傳世之作之所以能夠傳世,正是因為它恒久溫潤的內涵。創作制造一件精品家具不是簡單的事情,這當中,我們就要對它的形制風格、藝術含量做很多的研究,付出很大的努力?!睂m廷家具是有歷史、有故事的,它獨有的手法、韻味是其他家具無法超越它。今天,市場上雖有很多的古典家具書籍,但書上幾乎都沒有給家具圖片標注尺寸,“如果我們看著書去揣摩這些家具,這是仿造;而書上直接告訴你尺寸然后你再去制造,這是抄。我們在做傳承創新工作的時候,不能用生硬的概念化的東西強加在家具上面,而是要以工匠對家具的修為,去體現宮廷家具最精華的東西?!?

區氏臻品:嵌百寶虎爪腳皇宮椅

區氏臻品:浮雕龍皇宮椅
宮廷家具的現代修為
現在有很多人都覺得宮廷家具似乎是一個遠離大眾的藝術領域,要接觸它,要了解它都很困難。其實,欣賞任何種類、款式的家具,不能僅憑肉眼去判斷好壞,畢竟這只是視覺上的感覺,真正地是要學習很多才能夠欣賞它的精髓。有句話說“每個時代就要用每個時代的方式和作品去打動人?!睘榇?,宮廷家具也不能總停留到明清兩朝,必須要有符合時代需求的東西產生。

區氏臻品:嵌百寶石牡丹富貴紋寶座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
“我們將家具的神韻做足,把工藝做好,結合現代簡約軟裝藝術,讓人深深領略宮廷家具的獨有魅力……”這幾年,區氏臻品的核心團隊經常全國各地跑,不斷地去學習,將所有精萃都傾注在家具制造上面。同時根據當代人的審美品位、家居環境需求、人體工程力學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強烈“區氏風格”的當代宮廷風格家具。比如《小葉紫檀嵌百寶花卉九扇地座屏》、《大紅酸枝梅花幾》、《透雕蓮葉荷花紋長床》、《黃花梨如意云月洞架子床》等宮廷風格家具推出后,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我們的產品嚴格按照宮廷比例,進行改良仿制,同時加入現代元素,讓產品更實用,更具有21世紀的氣息?!?/FONT>

區氏臻品:雕洋花束腰條桌

區氏臻品:帶托泥西番蓮平頭案

區氏臻品:雕洋花頂箱柜
被“誤會”的宮廷家具
宮廷家具,從名字來看,顧名思義就是皇宮中使用的家具。再從“宮廷”二字延伸出去,皇帝使用的東西當然都是最好的,所以宮廷家具用材要考究,非紫檀、黃花梨不可;形制要高大,展現出大氣磅礴之勢,襯托出王者的霸氣;裝飾要貴重,千雕萬刻還不夠,還要鑲嵌各類玉石、翡翠、瑪瑙等做裝飾。

宮廷家具,從名字來看,顧名思義就是皇宮中使用的家具
這些或許是多數人對宮廷家具的直觀印象,但宮廷家具的內涵以及文化延伸不僅僅只有這些,深入了解,或許宮廷家具并不只是大眾想象的那樣。

紫檀嵌琺瑯寶座屏風
不等于清宮家具
受各種清宮戲的影響,許多人一談到故宮,首先想到的都是清朝,所以也有這樣一個誤區:覺得宮廷家具就是清代宮廷家具,而明式家具作為文人家具,更多的在民間。但是,故宮是在明代時候就由明成祖朱棣開始建設的,是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住過,里面的家具的時代跨度之大,最早為明代宣德年,最晚為清末民國時期,因此宮廷家具,既有明代宮廷家具,也有清代宮廷家具,兩者交相輝映。

明代宮廷家具《紫檀荷花寶座》,通體浮雕荷花,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富麗豪華、清新活潑的藝術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宮廷家具并不是大眾印象中的只有“造型簡練,全身光素,不加雕刻”這種風格,它也有秾華的風格。明代宮廷家具,裝飾復雜繁密的雕刻圖案,或者用小塊木料做榫,攢成各種規律性很強的幾何圖案的也不少。如非常著名的《紫檀荷花寶座》,通體浮雕荷花,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富麗豪華、清新活潑的藝術享受,在眾多明代宮廷家具中,堪稱出類拔萃的藝術杰作。

故宮長春宮東梢間陳設
而清代宮廷家具,除了造型威嚴厚重,采用各種雕刻、鑲嵌表現豪華艷麗的廣式宮廷家具以及由清宮造辦處御制的古香古色、端莊典雅的京作宮廷家具外,也有造型文雅秀美,輕盈簡練的蘇式宮廷家具??梢?,宮廷家具由于有宮廷強大的財力與權力做支撐,風格的多樣性是其他任何地方無法比擬的。

故宮中漱芳齋后殿陳設
不是每件都是精品
據了解,故宮收藏了7000余件家具,每件都是宮廷精品嗎?以故宮中的清代家具為例,按照造型風格,大致劃分為清初、乾隆、嘉道以下,晚清四期。凡制作新穎、質美工精的都稱為“乾隆造”。趨于一般化而木質做工較為遜色的,甚至“偷工減料”而規模仍未改的,則認為是嘉道以來的制品。同治大婚所制的一批以雕刻腫鼻子龍為特點的桌、椅、凳、柜和光緒年頤和園重修后新進的一大批更為粗俗的家具,是晚清的典型作品??梢?,宮廷家具與其他工藝美術品是同樣的發展規律,發展到乾隆年達到高峰,過此逐漸下降,并不是跟宮廷沾邊了的器物,都能稱得上精品,主要還是從用材、形制、做工等來判斷一件家具是否為精品。

明代黃花梨透雕六螭捧壽紋玫瑰椅
不止藏于故宮
雖然大部分宮廷家具藏于故宮,但是在頤和園、釣魚臺以及承德避暑山莊也也收藏不少。在北美、歐洲的一些博物館也有少數藏品,還有少量流散在民間。

清中期紫檀雕八寶八仙頂箱柜,從做工特點看,系出自清宮造辦處工匠之手
這些宮廷家具中,變動最大的非頤和園中的莫屬。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建于乾隆時期,作為繁華盛世中清代皇家園林的壓軸之作,據統計,當時園內各大殿、廳堂中所陳家具不下四五千件,而咸豐十年被毀后,幸免于難者僅剩百余件;后來到了頤和時代,作為清中晚期的重要政治生活舞臺,園內家具得到了極大的擴充,當時的來源除了清漪園時期的劫余所剩外,又加入了圓明園及其他被毀園林的遺存、各皇家宮苑的調撥、后世專為頤和園定制、大臣進獻以及各機構采辦所得,依照資料顯示,當時的家具應該包括硬木家具3000余件、柴木家具近300件??梢哉f,雖然經歷了兩次浩劫、曾經的風華已不復存在,但也正是因此,頤和園所藏才呈現出了豐富的多元性和共融性,其流轉聚散也驗證了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興盛衰敗的軌跡。

清中期紫檀嵌玉花卉寶座
以故宮收藏的宮廷家具為主,我們可以看到,經典具有權威性、不朽性和傳統性。我們今日還繼續研究宮廷家具,了解古代人們日常生活及家具的使用情況,,是因為我們有責任讓更多的人正確地認識到這些國粹,解讀蘊含在宮廷家具中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觀念、等級觀念、審美觀念等,讓這些優秀的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
做“舊”創“新”
故宮已故副院長單士元曾說過一句話:“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城’的最高建筑形式,而這座城只住著一戶人家——皇帝?!比昊蕶嗉谝粚m,億萬之家供養一身, 這座城的幾乎所有器物,都可用最高級來形容,這其中當然包括隨處可見的家具。

區氏臻品所改制的古今相諧的仿古家具
故宮博物院現存明清家具7000余件,是世界上收藏明清家具最多的博物館;這些家具多為宮廷造辦制作,或各地進貢,代表了中國傳統家具的最高水平,也是明清家具的精華。尤其到了乾隆時期,由于乾隆皇帝的喜愛與支持,廣招蘇作與廣作工匠入宮,令宮廷家具得以飛速發展。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大批制作精美、質美工精的清式宮廷家具,大部分至今無法超越。

區氏臻品所改制的古今相諧的仿古家具
但是,到了清代后期和民國時期,時局動蕩不安,多數工匠迫于生計等原因紛紛轉行,宮廷家具的傳承出現了斷層。

區氏臻品所改制的古今相諧的仿古家具
當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傳統家具行業也逐漸復蘇,區氏臻品作為最早一批興起的仿古家具企業之一,通過接觸大量品相、造型和工藝都非常好的明清家具,并嘗試自己反復拆裝、開料制作,如此日積月累,終于對宮廷家具的仿制有了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豐富的生產經驗。

區氏臻品:膨腳卷枕云龍套裝

區氏臻品:壽字龍紋套裝
很多人認為仿制只是“模仿”,做來做去都是舊的東西,但事實就是現階段我們一些紅木家具企業連“舊”的東西都做不好,做不精致,而讓國人誤認為傳統家具是“老土”、“陳舊”的。但是,縱觀許多經典的中式會所、酒店以及住宅會發現,那些比例協調、做工精良的傳統家具,在現代家居中,搭配相得益彰。

區氏臻品:水龍紋寶座

區氏臻品:鑲石貴妃椅
把“舊”的做精,才能將“新”的做好。區氏臻品并不只是一成不變地仿制,也會根據現代人體力學在設計上作出一些微調,改制出一些古今相諧的仿古家具。此外也會按現代居室環境來設計一些新家具,比如古代沒有的組合套裝沙發,以及一些電視柜、寫字桌等實用家具。

區氏臻品:鑲黃楊滿工皇宮椅

區氏臻品:蝠慶紋太師椅
紫禁城——這座帝皇之城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宮廷珍寶,區氏臻品唯取宮廷家具這一明珠加以研究,愿此國髓精華傳承不息。
當代仿宮廷家具為何“難產”
優秀宮廷家具的精髓是不可磨滅并理應得到傳承和發揚的,甚至可以經過改制,讓當代紅木家具既具備宮廷家具的內涵和精神,又融入當今設計者的思想。

走進區氏臻品沙溪店,迎面就能看到極具宮廷風格的寶座、屏風、香幾以及地毯
但是流傳至今的宮廷家具(尤其是清式宮廷家具),較多地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頤和園以及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等,且多深藏于庫房中,不為世人所見。由于難于接觸和觀察,加之研究和宣傳不足,一些清代民間制作的形似神不似的仿宮廷家具和近些年來大量制作的偽品,被人們誤認為就是宮廷家具,不僅損害了其形象,也造成了人們對宮廷家具的偏見?!昂芏嗄贻p人覺得傳統家具“老土、沉悶”的原因,或許正是因為很多紅木家具企業沒有把傳統家具的神韻做出來?!眳^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分析年輕人不愛買傳統家具的原因。
但是,綜合分析,不得不承認,在當代,要做出明清時期宮廷神韻的現代紅木家具,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難琢磨的尺寸與神韻
尺寸對宮廷家具的制作有多重要?故宮里面,所有大殿門口包括家具等一些器物,都有嚴格的制作尺寸,除了要保證和諧的比例外,還要保證數字“九”的頻繁出現,符合帝王對“九五之尊”、“江山天長地久”等寓意的要求。然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故宮收藏的宮廷家具,尺寸都是保密的。晚清到民國初期,有個作偽的地方,在北京鼓樓前面,后門橋那塊,有人為了偽造宮廷家具,串通宮內人員偷拿造辦處圖紙,這事兒一旦被發現,那就是死罪,可見宮廷對家具尺寸保密之嚴格。

區氏臻品創新改良后的寶座沙發套裝,放于現代客廳中,并不顯突兀
到了當代,即使像區氏臻品這樣做了30多年仿古家具的企業要做宮廷風格的家具,依然沒有具體尺寸,全憑經驗豐富的工匠和設計師通過對照圖片或者實地前往各大博物館近距離觀察,再推算出大致尺寸。

一套傳統的中堂家具,透露出的人文歷史、禮儀文化讓人細細品味
尺寸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就是對家具神韻的把握。這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霸缭?990年左右,我父親就開始涉獵明清家具的仿制,在那個時期能夠接觸到比較多的明清老家具,有些品相、造型和工藝都非常好。收購到這樣的經典老家具時,他很喜歡把它們拆卸開,慢慢琢磨,對內部的結構和工藝反復究,思索制作方法,并反復開料嘗試自己制作,就是這樣的過程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收獲,如此日積月累的學習也就有了些經驗,在不斷學習、研究、改良的過程中,形成了我們獨特的宮廷家具制作風格?!眳^錦澤在接受《鑒寶》雜志采訪時曾說過。
難得的能工巧匠和慢下來的魄力

區氏臻品每件最終完美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家具,都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的工匠
明清宮廷家具輝煌的背后,是一群優秀的為宮廷服務的工匠們。清代宮廷家具發展最輝煌的時期——乾隆時期,宮廷從廣東、蘇州等地召集了一群優秀的工匠進入造辦處,專門從事宮廷家具的制作。這些被選入宮的匠師一邊享受的是高于尋常工匠數十倍的收入一邊面臨嚴峻的挑戰:對于乾隆這樣一位精力過人、有著自己獨特審美趣味的帝王,造辦處上下都要打起精神小心應對,做得俗氣了、雕工不到位了,都會招到申斥,再加上工作量大,因而精神失?;蛘呷净贾丶驳墓そ巢辉谏贁?。并且,清代宮廷家具,為了做好,一件東西有時能做上幾年,重器用幾十年,一點兒不新鮮。

區氏臻品每件最終完美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家具,都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的工匠
明清宮廷家具的輝煌,是建立在眾多的能工巧匠以及慢工出細活的基礎上,而當代紅木家具行業且不說工匠稀缺,試問,還有幾家企業愿意用數年的時間生產一件家具?成本太高,代價太大了。

區氏臻品每件最終完美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家具,都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的工匠
然而在這個以追求數量、速度為大方向的社會,區氏臻品依然愿意慢慢沉下心來做好一件家具。工匠數量雖然無法與故宮相比,但是仍有300余人,且做了15年以上的超過了45%的規模,這是當代很多紅木家具企業無法企及的,尤其是做高端家具的企業?!坝行┤俗黾揖呤菫榱俗錾?,而我們做家具是為了興趣,這份對紅木家具的喜愛之情決定你花多少時間在家具上。我們經常有家具需耗時兩、三年打造,這這個過程中,我天天等、日日盼,等真的做好了,有了感情之后我甚至都不舍得賣掉它們?!眳^錦澤說道。

區氏臻品每件最終完美呈現在大眾眼前的家具,都離不開背后默默付出的工匠
難創新的改制與精神
區氏臻品雖以做仿古為主,但并不意味著其不支持創新。時代在發展,只走不創新的照仿是沒有出路的,但是創新一定是建立在充分領悟傳統家具的的內涵和精神上,并且有強大工藝技術做支撐的?!坝行┢髽I做宮廷風格的家具,一味追求皇家霸氣,把一些家具做得比皇家的還大,但越是細節地方越露怯,出來的東西,‘霸氣’沒有,‘俗氣’倒是上來了?!眳^錦澤談到這個問題時說到。

區氏臻品:雕西番蓮紋束腰條桌
改制和創新是需要根據當代家居需求而變的。比如區氏臻品,為了讓形體巨大的寶座走進百姓家居,增大實用功能,于是縮小了寶座尺寸,降低圍子高度??紤]到寶座一般會被至于客廳中,于是創造性地做了雙人、三人寶座,形成各種系列的寶座沙發套裝,而一些經典的沙發套裝款式,迄今為止,依然有很多企業在模仿??梢?,有思想、接地氣的創新,會讓宮廷風格的家具更為國人所接受。

區氏臻品:小葉紫檀透雕蓮葉荷花紋寶座
“不少消費者剛接觸我們的家具時,都覺得貴,但是等到真正了解我們的家具后,便會覺得物有所值。就像在各大拍賣會拍出的明清宮廷家具一樣,貴的一定有其道理,行家一眼就知道它后面是一個集體,一個人是做不出來的。區氏臻品呈現在在大眾面前的這些宮廷風家具,在背后同樣凝結了一個集體的眾多心血,你可以從中品讀出匠人的品性、沉淀的歷史文化情懷甚至當前的社會形態。這或許才是當代宮廷式家具該有的品質和形態?!眳^錦澤最后說道。
紫檀入藥,內服外用皆相宜
紫檀在傳統家具的材質中享有盛名,被視為木中極品,有“帝王之木”之稱,但是它除了成為家具器用的重要原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紫檀本身也可入藥,與其他藥配伍或單獨使用,可以治療很多疾病。

紫檀除了成為家具器用的重要原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紫檀本身也可入藥,與其他藥配伍或單獨使用,可以治療很多疾病
古代醫對書紫檀藥用的記載
關于紫檀用藥的特性,中國古代的醫書中多有記載。

古代醫書上有關紫檀入藥記載列表
東晉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 ·卷五·治癰疽妬乳諸毒腫方第三十六》記載:“葛氏,卒毒腫起,急痛方:蕪菁根大者削去上皮,熟搗,苦酒和如泥,煮三沸,急攪之出,敷腫帛裹上,……又方,水和石灰封上,又苦酒磨升麻,若青木香或紫檀,以磨敷上,良?!弊咸磁c其他藥物配伍使用,可以外用治療癰疽、妬乳及一切毒腫等。

區氏臻品工廠內屯有大量優質的大料小葉紫檀木材
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里談及紫檀用藥用價值:“治面?方:……又方:白附子、香附子、白檀、馬珂、紫檀各一兩,右五味為末,白蜜和,如杏仁大,陰干,臨用以水研涂面,旦以溫水洗,卻忌風油,七日,面色如蓮花?!睂O思邈在其方書中,將所述紫檀諸藥各一兩,研為細末,以蜜調和為丸備用,用時以水研磨,涂于面部,從文中可考慮晚上睡前涂,第二天早晨以溫水洗凈,久之面如蓮花,在這里紫檀起到了美容的作用。

區氏臻品工廠內新開出來的小葉紫檀方材
另外紫檀木還用于治療外科創傷病癥:唐代醫學家王燾的《外臺秘要方》卷三十記載紫檀木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治療“乳癰”(即現代醫學所稱的乳腺炎):“近效療一切熱毒腫驗方并主乳癰:青木香、紫葛、紫檀、樸硝各二兩,赤小豆、蜀升麻、白斂、生礬石右八味,搗篩以水,和如稀面糊,又以榆皮汁和之亦佳。以布剪可腫大小,仍毎片剪三兩個小孔子,涂藥貼腫上,干即易之?!蔽闹刑崾咀咸磁c上述諸藥等量相配,研成細末,以水和成面糊,加上一些榆樹皮汁更好,貼敷在腫物上,可以消炎止痛,如乳腺炎及膿腫等。特別提出的是單味藥紫檀末敷在傷口處,可以達到消炎、止血、止痛生?。ù龠M傷口愈合)之效。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紫檀除了可用于外科疾病外,亦可用于婦科疾病血癥的治療。南宋醫學家陳自明在《婦人大全良方》里記載以“阿茄陀圓”這味藥,治療婦科“崩暴下血“(與今天的婦科子宮功能性出血癥狀類似)。這味藥的組成是“……阿茄陀圓:胡椒、紫檀、郁金、茜根、小蘗皮(乃山石榴皮也)右等分,為細末,滴水圓如梧桐子大,阿膠湯化下?!?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紫檀還可用于治療鼻中出血,《普濟方》卷三百十九“婦人諸疾門”記載: “治婦人鼻衂出血數升,不知人事,出圣惠方。又方,用研紫檀木,令細吹鼻中?!庇眉毠埽ㄈ缛敼埽⒆咸茨┘毤毜卮等氡侵?,可治療婦女因鼻血過多而導致的昏迷(失血性休克)。
明代醫學家王肯堂的《證治準繩》中提到以紫檀入藥,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用于小兒外科疾病的治療。明王肯堂所著的《證治準繩》卷七十九“幼科”里記錄了紫檀入藥治療赤游腫。赤游腫類似于兒童的風疹?!坝址?,川大黃一兩(生),豆豉一合,紫檀一兩,右三味為末,醋和涂,干再用?!睆纳衔乃隹芍?,紫檀配合其他藥物,以醋和藥涂于患部,主治小兒風疹。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關于紫檀的記載,紫檀木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治療泌尿系統的疾病,這種疾病,古代稱為淋病?!侗静菥V目》卷三:“紫檀,皂莢刺,燒研,同破故紙末,酒服,通淋?!薄侗静菥V目》卷三十四還記載紫檀的藥性:“紫檀,氣味咸,微寒,無毒,主治,摩涂惡毒,風毒。別錄:刮末敷金瘡,止血止痛療淋,醋磨敷一切卒腫……時珍曰:……紫檀咸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弊咸?、皂莢刺燒研成末與破故紙末調勻以酒沖服可治療淋病、小便不通。紫檀氣味咸,無毒,有散寒、止血、止痛、調和營氣之功,外用可治療惡毒、風毒、金瘡及一切突發腫痛。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從以上記載可知,紫檀在我國古代也是一味可以祛除疾患的良藥,紫檀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既可外用,亦可內服。
現代醫學對紫檀藥理的觀察
而通過現代醫學驗證,按照現在藥理成份來分析,紫檀含有紫檀素(Pterocarpine)高紫檀素(Homppterocarpin)、安哥拉紫檀素(Angolensin)。同屬植物 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心材含紫檀紅 (Santalin)、去氧紫檀紅(Desoxysantalin)、山托耳(Santol)、紫檀芪 (Pterostilbene)、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Pterlcarpol)。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通過現代醫學實驗證明:紫檀的同屬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的水提取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可使腹水生長減少,生存時間延長,死亡率有所降低。
對癌細胞的治療作用:在現代醫學實驗室的觀察中,紫檀具有明顯的治療癌癥的藥用效能,這種明顯的治療癌細胞的功能來源于小葉紫檀內部一種特殊的化學成份“紫檀菧”(備注:更多的文獻把“紫檀菧”稱作“紫檀芪”)。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紫檀菧(Pterostilbene)是豆科植物紫檀屬小葉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L. )中所含的一種多羥基二苯乙烯類化合物,在化學上與白藜蘆醇類似,因首次從紫檀中發現,并屬菧類化合物(stilbenoid),故命名為紫檀菧,后來在其它植物如藍梅(blueberries)、葡萄和蘆薈中也發現了紫檀菧的存在?!白咸辞溈梢饘asL耐受的淋巴瘤細胞系(HUT78B1和HUT78B3)和對多種化療藥耐受(multidrug-resistan,t MDR)的白血病細胞系(HL60-R和K562-ADR)的細胞凋亡;因該作用不被泛caspase抑制劑Z-VAD-fmk抑制,故紫檀菧可能是通過非caspase依賴的途徑誘導細胞凋亡,紫檀菧在引起顯著的細胞凋亡的濃度下,并不對正常造血干細胞產生毒性作用?!?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通過對小葉紫檀提取的紫檀菧的藥用分析,科學家們發現紫檀菧具有明顯的抑制癌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凋亡的作用,對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的治療有特異作用。
治療大鼠雄激素性脫發:此外,醫學實驗室科研人員采用紫檀浸膏對于大鼠的雄激素的脫發進行治療,取得了明顯療效??蒲腥藛T利用紫檀碎屑制成紫檀浸膏?!白咸唇啵ㄗ灾?,將2KG的紫檀粉碎,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2h第一次用 14L乙醇,第2次用12L,濾液濃縮成94g干浸膏,貯藏于攝氏4度的冰箱中備用)”[],然后對實驗室的大鼠進行人工注射丙酸睪酮,造成大鼠雄激素性脫發,最后分別用紫檀浸膏進行胃腸道給藥和皮膚搽抹,“結果證實紫檀浸膏經胃腸道給藥具有顯著療效,可用于治療雄激素源性脫發?!?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家具材質優良、造型雅正、精工細做
除了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治療雄激素性脫發外,紫檀木還有很多特殊的藥用效果。紫檀木糊狀木粉(含樹膠)用于消除炎癥和治療頭痛、精神紊亂和潰瘍,亦被認為可以治療皮膚病和膽囊炎,與姜黃粉混合使用使皮膚光潔細膩,傳統上作為爽身粉使用,在印度南部作為水和蜂蜜的黏貼物,治療痤瘡和面部傷疤。木材、樹皮和葉可作為抗菌藥,控制血糖水平及黃疸病等。每天用紫檀木杯盛水飲用兩次還可以治療糖尿病。
宮廷風家具也講“真、善、美”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人對中國傳統家具著迷,尤其是宮廷家具,作為傳統家具中的極品,尤為受到青睞。而隨著全國各地家具市場仿古家具的出現,原本高高在上的宮廷家具,也從收藏功能越發側重于實用功能,開始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但是宮廷風格的家具不同于一般的紅木家具,在材質、造型、工藝、神韻上要求更為嚴格,要挑到一件形神兼備的宮廷風家具,還得擦亮眼。
選一件好的宮廷風家具有個三字訣:“真、善、美?!闭?,指材質真,用料足;善,指好的,結構合理、榫卯精妙;美,指工藝(木工、雕工、磨工缺一不可)高超,型制優美。區氏臻品30多年,縱覽各類傳統家具書籍以及實地考察各大藏館家具,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能從浩瀚的宮廷家具中,發現“真、善、美”的精品家具。本期《臻品薈》,精選幾件達到“真善美”級別的宮廷風家具。
浮雕梅花條桌

清乾隆 紫檀滿浮雕梅花紋長條桌
仿清乾隆紫檀滿浮雕梅花紋長條桌(現收藏于觀復博物館)而制,此長條桌,桌面三拼,嚴絲合縫。此桌冰盤沿、束腰、牙板、四腿滿雕枯枝梅花,工料奢侈致極。工匠通過精雕細琢展現萬梅綴枝,以人工表現自然,達到了極限。

區氏臻品:浮雕梅花條桌
鑲葡萄起線雙人椅

清中期 紫檀漆心百寶嵌寶座
仿故宮典藏《清中期 紫檀漆心百寶嵌寶座》,由于原款寶座形制過大,區氏臻品改為雙人椅或者羅漢床。面上三屏式座圍,搭腦凸起似屏帽。浮雕海水云龍紋。屏帽邊緣雕回紋,背板板心及扶手椅百寶嵌手法飾古樹及葡萄紋,寓子孫眾多之意。牙子、腿、棖子均用回紋做裝飾,造型奇特。

區氏臻品——鑲葡萄起線雙人椅
大紅酸枝雕云龍紋嵌黃楊座屏風

清中期 紫檀雕云龍紋嵌玉石座屏風
仿《清中期 紫檀雕云龍紋嵌玉石座屏風》。區氏臻品在材質上做了些調整,通體采用大紅酸枝制作,屏風由五扇組成,高度左右遞減。屏風正面高浮雕云龍紋、漆地嵌黃楊木,所刻刀工精湛,紋飾繁縟,上有春意盎然的花鳥樹石,下有氣氛古雅的博古圖案。屏座呈須彌式,三段接合,蓮瓣紋的浮雕使之更顯莊重。

區氏臻品:大紅酸枝雕云龍紋嵌黃楊座屏風
小葉紫檀嵌黃楊宮燈

清中期 紫檀龍鳳雙喜桌燈
仿《清中期 紫檀龍鳳雙喜桌燈》,紫檀木制。頂安毗盧帽,透雕西洋卷草紋。下部突然收細并透雕拐子紋。燈體上沿盝頂形,側沿做出回紋框,中間鑲透雕西番蓮紋;下部雕回紋;邊框上下鑲透雕拐子紋花牙,燈體四角用四根圓形立柱連接。中間為燈箱,光素紫檀木框,鑲有山水圖案的玻璃片。燈體下有雙層底座,中間飾以方瓶式立柱。
此燈通體雕刻花紋、異常繁縟、做工考究、造型美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區氏臻品:小葉紫檀嵌黃楊宮燈
乾隆御制 大美漆器
【章節小語】
再小的器物,也有自己的美感;再精的手藝,也有自己的價值。所以,一切的藝術品,那精美絕倫的設計,那獨一無二的技藝,那深沉博大的文化,傾注一身,它們或驚艷全場,或身價暴漲。即使是一個細節,一個顏色,都有著無限的可能。
乾隆御制 大美漆器
開句玩笑話,乾隆皇帝不差錢,也很會玩。從目前已知資料看,他收藏了很多價值連城的書畫、瓷器、玉器、漆器、景泰藍等于皇宮之內,非常懂得在紛繁的政務之外從容地享受人生。而乾隆皇帝將自己的情趣與愛好貫穿到宮廷藝術品的制作與發展之中,成就了古代中國制器最后的輝煌?!}記

清乾隆 剔紅雙龍春壽桃形寶盒
在中國,漆器藝術發展史長達600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中有繁榮,有衰落,至明清兩代則空前繁榮,達到了“千文萬華,紛然不可勝識”的程度。當中以清乾隆時期的宮廷漆器最能展現出中國漆藝的雋秀精致。
乾隆皇帝本人的興趣與審美主導了漆器的制作與風格,不僅追求元明雕漆圓潤之風,也積極指導授意創新風格的產生。一切物品都以精巧為尚,不惜工本和時間,因此,這一時期的宮廷漆器的制作工藝之考究可謂渾然天成,工藝技法融合傳統裝飾元素,不斷突破創新。

清乾隆 剔紅雕漆群仙圖圓盒
三家作坊
官辦作坊一向都是工藝品發展的溫床,如漢代的東西支使,唐代的少府間,宋代文思院,明代的御用監,以及清代的造辦處。所以,乾隆時期生產漆器的一個重要場所就是清宮造辦處。它是專作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廠,里邊設立諸多不同工藝的器用作坊,各作坊各司其職,在皇帝的欽命下不停地生產制造。其中有一個作坊叫油木作,就是生產和制作漆器的地方。

除了造辦處以外,在圓明園還有一個作坊。雍正皇帝非常欣賞日本的黑漆描金工藝,就下令造辦處大量地仿制。但是,當時僅靠造辦處這個生產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雍正皇帝就在圓明園增設了一個作坊,主要用來生產描金漆器。從這個時候起,描金漆工藝在清代就進入了一個生產制作的高峰時期,一直延續到乾隆。而且這兩位皇帝都很喜愛這個品種。
清乾隆 脫胎朱漆題詩菊瓣形蓋盒
另外一個就是在蘇州織造,蘇州織造雖然離皇宮很遠,但是那里完全聽命于皇帝的旨意和要求來進行生產制造的。這三個地方在要求苛刻、品鑒力超常的乾隆皇帝的統一指揮下,在能工巧匠的努力下,共同打造出了一個卓越的漆器時代。
兩種工匠
那么,制造漆器的工匠是怎么來的呢?有資料顯示,最主要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來自南方的工匠,統一叫南匠。由于自然條件和歷史發展等因素,蘇州和揚州歷來就是我國生產漆器的主要地方,那里能工巧匠輩出。進到宮里來任職的工匠由抄官和織造官員按照皇宮里的指示選拔和推薦而來,但也要經過考試,如果皇帝覺得你好就留用,覺得不好辭退,絕不養在宮里。雖說選拔較為嚴格,但這時期的南匠的福利待遇都比較好。因為南方溫暖,北方寒冷,乾隆皇帝會額外給南匠置辦衣服的錢,體現出了帝王的人文關懷。

另外一個就是定期從宮中包衣里選拔并進行培訓而來的。包衣就是指清代滿洲貴族家中的仆人或者朝廷封賜隸屬于滿洲貴族宗室管理的屬民,還有就是隸屬于內務府的專門為皇室成員服務的人群。他們有定期的培訓,培訓后才能上崗工作。這兩個是乾隆朝漆器工匠的主要來源。
但是,當宮中的制造任務特別大,宮內的工匠完成不了的時候,那么,就會從社會上來招雇臨時的工匠。雖說是臨時工,但他們也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隊伍,反復地被宮廷雇用。這種現象也反映出了當時除了宮廷漆器制作的繁榮,民間的漆器制作也發展得很好,這些培養出來的高水平的工匠藝人,讓宮廷也能雇到合適的人力去完成漆器的生產任務。
N個可能
漆器是以木或其它材料造型,經髹漆而成的器物。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在造辦處和圓明園生產的主要工藝品種有描金漆、描彩漆、描金彩漆,描油戧金彩漆,填漆、鑲嵌金漆等,而蘇州織造的主要品種是雕漆、脫胎漆、描彩漆、描金漆、填漆等。

清乾隆 金漆木雕蓮座
而乾隆皇帝對雕漆情有獨鐘,史載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左右,宮廷密集制作了各式雕漆寶盒,漆層髹涂幾十至上百道,針刻刀鏤或堆塑圖案,增添凹凸之趣,展現陰陽之美。雕漆以髹飾顏色不同,分為剔紅、剔黃、剔綠、剔黑、剔彩、剔犀等,以剔紅器物多見。乾隆年間的雕漆已完全擺脫明代風格,花紋棱角畢露,用漆更薄,可以說,清代雕漆最具代表性的是乾隆朝的作品。據檔案記載,乾隆初年造辦處漆作尚無雕刻匠人,弘歷命在造辦處“牙作”當差的南方刻竹名匠從事雕漆,因此,乾隆時期南方竹刻奇峭清新、精致纖密的風格被帶到雕漆中來,使乾隆時期的雕漆呈現出刀鋒犀利精密、棱線深峻有刃的特點,表現出鋒棱之美的藝術特色。

清乾隆 填漆云鶴紋畫盒
明、清宮廷對漆器的重視及提倡,讓漆器的制作工藝進入官民交融的繁盛時期。尤其乾隆時期漆器無論在表現形式、用料、制作工藝、雕刻,乃至漆器用途、使用性能及文化內涵上,不僅集歷代之大成,并有所超越、達到高峰。今天來看,“乾隆皇帝+漆器”開創了N個可能,著實為中國工藝美術文化添墨描彩了。
從三個香幾看宮廷御制不可忽略的細節
2008年9月17日,紐約佳士得以成交價170500美元成功拍出一張《清 十八/十九世紀 御制紫檀高束腰帶底架方香幾》。

紐約佳士得以170500美元成交價拍出的《清 十八十九世紀 御制紫檀高束腰帶底架方香幾》,被疑為非宮廷御制
該香幾被當作十八/十九世紀清宮造辦處的作品上拍,但不少藏家玩友通過仔細觀察對比,質疑該香幾非宮廷御制?!跋銕渍Э搭H驚人,仔細看部分磨工尚不到宮廷之標準,或許是古代高仿?!薄鞍丛燹k處標準,該器物僅僅從形制而言,就存在諸多不相符合之處。諸如冰盤沿雕紋樣,一般不雕,雕也只雕工整連續的回紋、蕉葉紋;高束腰上的透雕拐子龍形狀古怪,雕工拙劣;該香幾予人的整體感覺,缺乏木質的溫潤感,死板僵直?!?

《清 十八十九世紀 御制紫檀高束腰帶底架方香幾》細節圖
而形制與之相似、收藏于北京頤和園的《清中期高束腰帶底架香幾》則沒人質疑其宮廷御制身份,但這并不是因為其特殊的典藏地點。這件香幾,高束腰,托腮上下相互呼應,浮雕俯、仰蓮瓣紋;三彎腿,展腿雕卷云紋翅,腿足外翻云頭形,踏寶珠落于須彌座托盤上;腿部與須彌座浮雕西番蓮紋,紋飾布置聚散得體,造型用線勁健頓挫,從整體造型及雕飾工藝上看,為典型的廣式風格宮廷家具,帶著典型的清王族尊嚴。

區氏臻品仿造頤和園收藏的香幾所制的《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
通過對兩件香幾細節以及藏家不同聲音的對比,姑且不論紐約佳士得拍出的香幾是否為清宮御制,但從中我們可以窺見,要想制造一件標準的宮廷風格家具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仿制。以區氏臻品為例,雖然作為當代生產清式宮廷風格家具的優秀代表,其擁有百余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和長達35年的生產經驗,但是仿制頤和園這件《清中期高束腰帶底架香幾》依然花費了大量功夫,每年的產量都不高。
盛世出精工
“盛世玩收藏”,其實做家具也一樣,盛世出精品,因為國力昌盛才有財力與精力召集眾多工匠,投入到家具的精雕細琢中??v觀歷史,最好的清式家具出現在清代中期;到了當代,隨著改革開放,當代紅木家具產業得以迅猛發展。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仿古家具企業的開拓者之一,區氏臻品對宮廷家具的理解與仿制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

區氏臻品仿制款香幾圖紙,經設計師多次修改才定稿
拿這件仿頤和園款《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為例,其最初畫圖、審圖的設計師,雕花的工匠均已經在區氏臻品工作長達30年。30年的時間,他們不斷地修圖紙、打樣、再定版,并且工藝上也不斷調整,以趨于完美。這件香幾,區氏臻品將清式“紫檀工”發揮得淋漓盡致,無論是透雕還是浮雕的西番蓮紋都非常優美,盡顯靈氣。此外,這件香幾采用的傳統生漆工藝,需要經過打磨、上漆的步驟重復六七次才算完成。這樣才能讓家具表面溫潤油亮,小葉紫檀的牛毛紋顯得更加清晰自然。但是這種制作工序復雜且耗時長,制作成本高,很多現代紅木企業為節約成本已經不再采用。

香幾的每一處花紋,都是區氏臻品的工匠一刀一刀刻耐心出來的
但是,區氏臻品總經理區錦澤曾在接受《鑒寶》雜志采訪時表示:“我們寧愿多花工時,也要把東西做好,這樣即是對客戶負責任,也是對自己工藝的一種提升?!边@或許是區氏臻品在當今機械化生產盛行的時代依然能做出明清宮廷韻味家具的一大原因吧。

雕刻好的半成品,還會定位抽查與原款比對,看有些哪些不足,以便隨時調整
仿制有精品

區氏臻品所制《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高束腰,透雕西番蓮紋;托腮上下相互呼應,浮雕俯、仰蓮瓣紋
明清宮廷家具,因為是召集了全國最優秀的工匠,不計時間精制而成,在工藝形制上,多數現代紅木企業依然難以超越。就拿區氏臻品仿制頤和園的這件《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來講,區氏臻品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做出這份宮廷“貴氣”的。

區氏臻品所制《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高束腰,透雕西番蓮紋;托腮上下相互呼應,浮雕俯、仰蓮瓣紋
北京故宮、頤和園等地收藏的宮廷家具,均是不可知具體尺寸的,即使編入書籍,也只有圖片和文字描述。區氏臻品優秀的工匠可以對著書籍按比例放大畫出草圖,但是開始生產出來的香幾卻不對味。

區氏臻品所制《高束腰西番蓮紋香幾》,高束腰,透雕西番蓮紋;托腮上下相互呼應,浮雕俯、仰蓮瓣紋
于是,區氏臻品的領導人帶著工匠親自前往北京參觀該家具,憑著對家具犀利的眼光、獨到的理解、超強的記憶,深入領會這件家具的精髓。接下來每次生產出來的香幾,這個強大的設計生產團隊總能第一時間發現哪里有問題,并不斷地加以改進,今日呈現在大眾眼前的香幾才有不輸于清宮御制的氣韻。

香幾腿部只要有圖紙,便可根據模板,利用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出半成品,再進一步加工
仿制并不是沒有精品,這從近年來越來越多當代仿古家具走上拍場,并取得不俗成績可見一斑?!懊髑鍖m廷家具投入的財力與工匠,或許是當代仿古家具企業無法比擬的,但在生產設備上我們是遠超古代的。通過這些設備我們可以很輕松也很精準地生產我們需要的半成品,尤其是一些曲線弧度的加工,用機器生產,其精準度是遠超手工的。而該采用手工的部分,我們依然采用最優秀的工匠生產,機械與手工的配合,甚至在一些工藝方面超過了明清宮廷所制的家具?!眳^錦澤最后談到。
曹靜樓:站起來捍衛文化底線

歷史上,宮廷家具引導了時代潮流。明清時期,以宮廷主導文化為基礎的家具,在中國傳統家具史上占據很重要的位置。即使經歷過幾百年的滄桑,保留下來的很多宮廷家具依舊閃耀著東方智慧。
宮廷家具重視“精神功能”

區氏臻品:帶托泥西番蓮平頭案
在等級森嚴的皇宮內院里,那些尊貴威嚴的宮廷家具,是作為皇權的象征符號而被設計和存在的。宮廷家具是上層文化的直接體現,本身也都有著屬于他們自己的皇家故事,比如在造型、裝飾上面就體現出了封建等級制度思想中的君臣關系。所以今天,我們研究中國傳統家具,不僅從藝術欣賞方面來做研究,也需要研究當時的政治文化內涵。

區氏臻品:云龍拐子紋寶座
民間家具有民間文化,宮廷家具也有宮廷文化,它們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民間家具與宮廷家具之間有相似的地方,但也很好區別。這個區別就在于封建等級制度。

區氏臻品:大腦靈芝太師椅
民間家具的“使用功能”是第一位的,它的最大特征是“生活的本質”,而宮廷家具的“精神功能”是第一位的,它的最大特征是“權力的本質”。清代宮廷家具所體現出的威嚴莊重、裝飾雕花比較繁復的特點,這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有關。在清朝,皇帝的積極主導,在目前存世收藏的很多珍品當中,最大限度地體現著清代的文化思想、清代的政治和清代的哲學。比如在皇帝辦公的地方就需要體現這種皇權,家具多以龍紋裝飾,但是在其生活的地方則可能生活化一些,家具以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裝飾為多。

區氏臻品:蝠慶紋太師椅
而且很多的宮廷家具也都蘊含高超技藝和深厚功底,但是數百年前,由于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化,很多上佳家具或流離失所,或損毀將盡,目前存世收藏的珍品數量較少。
文化產品要有思想

區氏臻品:嵌牙大腦南官帽椅
宮廷家具承載著悠久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像明代宮廷家具、清代宮廷家具本身還是存在類同的,都是明清時期最高文化的體現。但是它們在不同時期中有不同的文化內涵與風格特色。

區氏臻品:梳枝南官帽椅
中國家具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征,體現了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哲學等文化內涵。比如說,明朝與清朝的皇帝們,他們在家具喜好上各有不同。明代宮廷家具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流行紅色漆飾,因為明朝的國姓為“朱”,又創建于南方,以火德王,故極為尊崇紅色,一品至四品的高官俱穿紅袍,朝廷、衙署的家具多用朱紅漆。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皇室貴族有意識地制作碩大的家具,極力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

區氏臻品:梳枝貴妃床
過去,宮廷家具是皇家才能使用的,是不允許民間去仿制的。但是隨著社會政治環境、生產制造環境發生了變化,宮廷家具走向民間,民間也開始仿制了。發展到今天,市場上的宮廷風格家具,很多都是參照以前的家具來進行仿制。

區氏臻品:鑲黃楊滿工皇宮椅
對于中國傳統宮廷家具的制造是有要求的,就是它的文化內涵。宮廷家具有自己文化思想,是隨著歷史的推進而不斷創新發展的。為此,我們今天去談創新發展,是不能用現代眼光去看待宮廷家具的,是不能脫離中國文化的傳統思想去進行的,否則生產出來的器物就非中國傳統的家具,非宮廷家具了。而繼承宮廷家具的這種思想,就是要以傳統的文化為基礎進行發展。不能脫離這個主線,從它的造型、紋飾、人體工程學上進行研究。

區氏臻品:鑲石貴妃椅
與區氏臻品相識多年,對于他們大力傳承和發展明清宮廷家具的魄力甚是佩服。尤其可貴的是董事長區勝春在數十年的古典家具從業生涯中,積極研究、借鑒傳統家具審美思想的美學意境與品格,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認識和理解。并將這種理解付諸到家具上面。在仿古制作的基礎上,巧妙融入現代審美訴求,在傳統家具制造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區氏臻品生產的宮廷風格家具,不僅將皇家氣派、宮廷味道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工藝上面也做到極致,這是非常難得的。
花絲鑲嵌 會說話的首飾

絲鑲嵌作為我國特色的金銀手工藝,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宮廷御用,算是為皇室貴族所喜愛的珠寶首飾工藝品所進行的“高級定制”。明孝莊皇后鳳冠、清代金步搖、唐代李倕公主墓冠飾……一部中國古代皇家珠寶史就是一部花絲鑲嵌的進化史。和西方珠寶所崇尚的簡約大方相比,東方的花絲鑲嵌工藝更加側重于一種精雕細琢的美,它的美是東方人精致細膩的完美體現。它們無法用克與克拉來衡量,卻是比黃金和珠寶更為金貴的東西。

花絲鑲嵌工藝早在春秋時就已有雛形,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唐代的金銀平脫是它的前身,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唐代“羽人飛鳳花鳥紋金銀平脫漆背銅鏡”為代表。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花絲制作中心。明代達到高超的藝術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發展,名品不斷涌現,很多成為宮廷貢品。

花絲鑲嵌是一門傳統的宮廷藝術,一件精美的花絲鑲嵌工藝品,往往是多種工藝的結合,制作工序較為復雜,首先要制成胎型,施以花絲、鎪、鏨等工藝,再經燒焊,制成半成品,然后經過酸洗、燒藍(涂以釉料)、鍍金或鍍銀、壓亮、鑲嵌寶石等而成。傳統的花絲鑲嵌的器物涵蓋的種類很多,大的方向上包括宮廷日常用到的盒、盤、碗、杯、擺件、茶具、酒器、如意、首飾等,每個大的方向上又包含著許多具體的物件,如首飾中包括帽飾、頭飾、扁方、發簪、手鐲、戒指、指甲套等等。

題材受宮廷文化的影響,主要選取龍、鳳、如意、壽桃等代表吉祥尊貴的造型,不同于民間的金銀制品,龍、鳳是古代民間所不能使用的造型,金光閃閃、不惜材料的造型使得花絲鑲嵌可以不顧忌成本,沒有大小的概念,只是為了滿足于皇室的需要。



花絲鑲嵌的基礎是花絲?;ńz拉制前,要將銀條放在軋條機上反復壓制,直到成為粗細合適的方條狀后,才能開始正式的拉絲。手工拉絲是幾百年延續下來的傳統,也叫拔絲。拉絲板是專用的拉絲工具,上面由粗到細排列著四五十個不同直徑的眼孔。眼孔一般用合金和鉆石制成,最小的細過發絲。在將粗絲拉細的過程中,必須有大到小依次通過每個眼孔,不能跳過。有時需要經過十幾次拉制才能得到所需的細絲。最初拉制的銀絲表面粗糙,要費很大力氣,經過幾次拉制后才逐漸變得光滑。

花絲鑲嵌工藝可分為兩大類、即花絲工藝和鑲嵌工藝?;ńz是在方寸飾片上,用銀絲掐制出各種不同的圖案,花絲工藝晶是用不同型號的金銀或銅絲,經過加工制成的。鑲嵌則是把珠寶翠鉆、精石美玉鑲在金銀飾品上,再把金銀、水晶、白玉和彩琉璃等組合在一起,鑲嵌到帶鉤、壺、樽、燈、車軸等器物上。鑲嵌的活要求鑲好、鑲平、鑲俏,同是一塊寶石、翡翠,安放的角度不同,就會直接影響外觀俏麗與否,就能夠導致在價格上的懸殊。早年多為“抱鑲”。飾品底胎采用“開金”配方,取其質地堅硬,做成把爪將石面抱住。以后鉆石礫興,抱鑲不能勝任,則改為采用白金(鉑)鑿擠鑲固,名為“擠鑲”。到了明代銀作局制作的金冠、鳳冠和各種首飾,都達到了很高藝術水平。

花絲鑲嵌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千載古藝,它的工藝雖然古老,但其精致、細膩、華麗的特色代表了傳統工藝與珠寶文化的巔峰境界。由于用料奇珍、工藝繁復,因此花絲鑲嵌向來被稱為“燕京八絕”之首。
胡德生:和而不同 成就大同
清代宮廷家具的來源大體分為兩個途徑:清宮造辦處修造和官府采買與外地官員進貢。在此基礎上,清代宮廷家具的產地主要有廣州、蘇州、北京三處。他們各代表一個地區的風格、特點。

廣式家具
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大量來華,傳播了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了中國經濟和文化藝術的繁榮。廣州由于它特定的地理位置,便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門戶。隨著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各種手工業也都隨之恢復和發展起來。加之廣州又是貴重木材的主要產地,南洋各國的優質木材也多由廣州進口,制作家具的材料比較充裕。

區氏臻品:西番蓮紋坐墩(小葉紫檀)

區氏臻品西番蓮紋坐墩細節圖
廣式家具的裝飾題材和紋飾,受西方文化藝術影響。明末清初之際,西方的建筑、雕刻、繪畫等技藝逐漸為中國所應用,自清代雍正至乾隆、嘉慶時期,摹仿西式建筑的風氣大盛。除廣州外,其他地區也有這種現象。如:在北京興建的圓明園,其中就有不少建筑從形式到室內裝修,無一不是西洋風格。為裝飾這些殿堂,清廷每年除從廣州定做、采辦大批家具外,還從廣州挑選優秀工匠到皇宮,為皇家制作與這些建筑風格相協調的中西結合式家具。即以中國傳統工藝制成家具后,再用雕刻、鑲嵌等工藝手法裝飾西洋花紋。

區氏臻品:鑲青花瓷片圓桌配凳(大紅酸枝)

區氏臻品鑲青花瓷片圓桌配凳細節圖
廣式家具除裝飾西式花紋外,也有相當數量的傳統花紋。如:各種形式的海水云龍、海水江崖、云紋、鳳紋、夔紋、蝠、磬、纏枝或折枝花卉,以及各種花邊裝飾等。有的廣式家具中西兩種紋飾兼而有之;也有的廣式家具乍看都是中國傳統紋飾,但細看起來,總或多或少地帶有西式痕跡。在眾多的廣式家具中,帶有西洋式花紋或有西洋痕跡的約占十之六七。
蘇式家具

區氏臻品:塔剎紋南官帽椅(黃花梨)
蘇式家具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所生產的家具。蘇式家具形成較早,舉世聞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蘇式家具為主。它以造型優美、線條流暢、用料及結構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點和樸素、大方的格調博得了世人的贊賞。進入清代以后,隨著社會風氣的變化,蘇式家具也開始向繁瑣和華而不實方面轉變。這里所講的蘇式家具主要指清代而言。

區氏臻品:斗勾方凳
蘇式家具的大件器物常采用包鑲做法,即用雜木為骨架,外面粘貼硬木薄板。這種包鑲做法,費力費時,技術要求也較高,好的包鑲家具不經仔細觀察或移動,很難看出是包鑲做法。聰明的工匠通常把拼縫處理在棱角處,而使家具表面木質紋理保持完整,既節省了木料,又不破壞家具本身的整體效果。為了節省材料,制作桌子、椅子、凳子等家具時,還常在暗處摻雜其他柴雜木。這種現象,多表現在器物里面穿帶的用料上?,F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批蘇式家具,十之八九都有這種現象。

區氏臻品:圓頭四出頭官帽椅
總之,蘇式家具在用料方面和廣式家具風格截然不同,蘇式家具以俊秀著稱,用料較廣式家具要小的多。由于硬質木材來之不易,蘇作工匠往往惜木如金,在制作每一件家具前,要對每一塊木料進行反復觀察、衡量、精打細算,盡可能把木質紋理整潔美麗的部位用在表面上。不經過深思熟慮,決不輕易動手。
京式家具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
京式家具一般以清宮造辦處所制家具為主。造辦處中設有單獨的木作,從全國各地招募優秀工匠到皇宮服役。由于廣州工匠技藝高超,又在木作中單設一廣木作,全部由廣州工匠充任,所制家具帶有濃厚的廣式風格。它與純粹廣式家具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用料方面。其原因是這些優質木材全部從廣州運來,一車木料輾轉數月才能運到北京,沿途人力物力,花費開銷自不必說,皇帝本人也深知這一點。因此,造辦處在制作一件家具之前,先畫樣呈覽,經皇帝審批后,方可制作。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細節圖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細節圖
在造辦處檔案中,經常記載著這樣的事,皇帝看過圖紙后提出修改意見,準作小樣,小樣制成后再經皇帝呈覽,皇帝看后覺得某部分用料過大,及時批示將某部收小些。久而久之,形成京式家具較廣式家具用料小的特點。在造辦處普通木作中,多由江南地區招募優秀工匠,其作工趨向蘇式。不同的是,他們在清宮造辦處制作的家具較江南地區用料要大,而且沒有摻假的現象。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細節圖

區氏臻品云龍紋寶座細節圖
從紋飾上看,京式家具較其他地區又獨具風格。它從皇家收藏的古代玉器、銅器上汲取素材,巧妙地裝飾在家具上。清代在明代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加廣泛了,明代多限于裝飾翹頭案的牙板和兩腿間的鑲板,清代則在桌案、椅凳、箱柜上普遍使用。明代多雕刻螭虎龍 (北京匠師多稱其為拐子龍或草龍);而清代則是夔龍紋最為常見,其他還有夔鳳紋、拐子紋、螭紋、虬紋、蟠紋、饕餮紋、獸面紋、雷紋、蟬紋、勾卷云紋等無其不有。根據家具造型的不同特點,而施以各種不同形態的紋飾,表現了古色古香、文靜典雅的藝術形象。
周京南:清宮家具的精神是創新包容

談到宮廷家具,廣為流傳的就是清代宮廷家具,它的風格特點表現為創新、包容,在明代家具基礎之上,踵事增華、推陳出新、有所突出。

清代宮廷家具在制造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精雕細琢的東西,凸顯出匠巧工心(區氏臻品供圖)
清代宮廷家具技法相當復雜,匯集了很多種裝飾工藝,充分體現工藝考究藝術特色,與明式家具造型簡潔、不事雕琢的風格大相迥異。清代以來大量引進的西方工藝技術,被統治者成功地應用到宮殿建筑和與之配套的宮廷家具中,康雍乾三朝大肆興建的圓明園里擁有眾多西方風格的建筑及景觀。而紫禁城內的建筑采光也用到了玻璃,使得室內空間光亮通透,西洋鐘表、天文儀器、油畫等舶來品開始布置在宮中,與之相配套的就是這些建筑里面的家具陳設。

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西番蓮紋用于家具之上,符合清代宮廷的審美需求(區氏臻品供圖)
乾隆時期的宮廷家具是清代家具中較為典型代表,帶有明顯等級特征之家具發展的鼎盛時期,基本確定了紋飾、用料、工藝以及使用的規范和嚴格的規制,從而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宮廷家具”。而這時候的宮廷家具,裝飾趨于繁復,工藝更加精細,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西番蓮、番草紋、獸爪紋等應用到家具裝飾之上,同時嵌畫琺瑯、玻璃油畫等工藝技法與宮廷的家具制作相結合。

西番蓮多作纏枝花紋,極其適合做邊緣裝飾(區氏臻品供圖)
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非常符合當時的審美需求,到了乾隆時期達到了極致,像清代宮廷內務府造辦處檔案里有關中西合璧的家具記載比比皆是。

區氏臻品:西番蓮花紋嵌白玉扶手椅(紅酸枝)

區氏臻品西番蓮花紋嵌白玉扶手椅細節圖
清代宮廷家具求多、求滿,求富貴,在制造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精雕細琢的東西,凸顯出匠巧工心。最為巧妙的地方就是,清代宮廷家具遵循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制造思路,將中西方藝術元素有機結合,整體沒有唐突的感覺,反之有一種妙筆生花的自然美感。這是當代宮廷家具改制創新中應該去學習的地方。當代宮廷家具要么是一比一的毫無創新的模仿家具,要么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人對傳統文化不了解,因此會鬧出很多笑話。

區氏臻品:透雕螭龍紋鑲理石地座屏(黃花梨)

區氏臻品透雕螭龍紋鑲理石地座屏細節圖
今天來說,宮廷家具不只是家具,更是藝術品。它將多種文化融合,所代表的是一種情趣、一種生活理念和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所以當下,宮廷家具的創新并不是毫無章法,盲目創新,而應是符合歷史時代的創新,遵循傳統,與現代建筑風格、生活空間、審美需求相適應,在傳統風格上略施粉黛,切忌褻瀆傳統文化,擯棄元素堆砌亂使用,這是形制上的創新。

區氏臻品:浮雕暗八仙三屜雙門柜(紅酸枝)
所以,當代宮廷家具應該傳承的是中國傳統家具的文化,發掘其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出做工精良、工藝上乘、型韻俱佳的家具進行傳承,大家也更愿意看到的是流傳有序、文化底蘊深厚的精品家具,而不浪費這些價值不菲的木料。
王周:缺乏對設計和文化的尊重

家具應該是要為大眾服務,讓生活更加舒適便利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小眾群體去享用。大眾印象中的宮廷家具也就是皇帝御用,至高無上的,而且宮廷家具講究等級和威嚴,實用與舒適是放在第二位的。一些供帝王專用的坐具比如寶座、椅子,坐著不舒服,卻可以坐如鐘,這就體現了人的尊嚴。

區氏臻品:浮雕麒麟紋翹頭案
在市場上,宮廷風格家具依然是小眾家具。它們要在當代生存下來,成為大眾消費品,第一步就是要改良。對于宮廷家具內里值得傳承、大眾化的東西,要有選擇地吸收,有批判地借鑒。而這里的“批判”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詞,指現在是21世紀,不是我們認知中的明朝清朝,家具呈現不需要皇威,因此,宮廷家具的傳承創新,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純粹的仿制,模式化的照搬,這些都不是其發展的正確方向。

區氏臻品:浮雕云龍紋皇宮椅
今天從事宮廷風格家具生產制造的企業都走的是高仿的路子,但由于很多創作者不理解傳統文化,不理解家具本身所附帶的文化內容,使生產出來的當代宮廷風格家具“走樣”??偨Y一點就是,大部分設計師對傳統家具行業缺乏起碼的敬畏之心,對歷史缺乏記憶,對文化不夠虔誠,同時對材料缺少珍惜,對傳統缺乏系統,對創新少有勇氣的投入以及對文化復興缺乏斗志與激情。

區氏臻品:嵌百寶八仙圖羅漢床
國外也有宮廷家具,但并不見得有很多企業去盲目仿制宮廷家具。中國的當代宮廷家具未來發展就應該要朝著文人家具和藝術家具的法方向,做有意義、有情操的當代家具。
中國古地毯:被忽略的藝術
毯,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凝聚著中國歷代毯匠無窮的智慧和艱辛的勞動。明清兩代的皇宮,曾經歷過“凡地必毯”的輝煌景象。

區氏臻品展廳有一塊特意從北京訂制的手工地毯,做工精細,色彩艷麗
皇上是“藝術總監”
就像關心宮廷瓷器藝術品的燒制一樣,大清皇帝們也相當關心宮殿內的毯子藝術。這不,曾親自組織琺瑯彩瓷器生產的“超級瓷器發燒友”雍正皇帝,這天盯上了腳下的地毯,下御旨不讓在殿內鋪龍紋氈毯,“鋪地龍氈與人腳踏不宜。將現有龍氈另有用處且用,嗣后不必做氈。爾等傳與海望畫花氈樣呈覽,朕看準照樣成造”。十多天后,內務府主事海望拿著所畫的四張不同花卉氈毯紋樣進呈御覽。

別具氣質的地毯與古樸典雅的傳統家具交相映襯,勾畫出獨特的美(攝于區氏臻品展廳)
雍正皇帝批示:“此花氈樣俱好,但花紋太細了,恐其難染。爾將此樣收,或做坐褥、或做氈子時用。再照龍形大小改畫花卉氈樣呈覽?!笨磥?,皇上是要求花卉紋飾也要做得有龍紋的華貴大氣。雍正五年,海望又將“東一路屋內通景畫壁前吉祥草花樣毯子兩張”呈皇上御覽,雍正皇帝批曰:“周圍的萬字景邊不好,著另畫碎花,其底的顏色不必染黃。再圓明園殿上的毯子花樣不好,爾等亦畫樣,俟岳鐘琪(時任西北大將軍)來時,將此兩樣交岳鐘琪織造?!?

這幅“緙毛人物掛毯”采用暈色技法,將宮廷畫師的工筆人物畫臨摹到毯面上。從選擇毛紗、染色到編織,每一道工序都需極其嚴格的精工細作,在故宮千余件毯類藏品中,僅此一件
皇上著西北大將軍岳鐘琪織造毯子是有講究的,他要的是用西北地域特產的羊毛、以悠久的工藝織出的優質毯子,也就是今天所稱的“新疆毯”。岳鐘琪也的確不負帝望,他監制的毯子中有一種成為宮廷毯中的極品,即“盤金線銀毯”,被鋪于圓明園殿上。在長4米、寬6米的毯面上,棕紅與藍色為主色調的寶相花紋、團錦花紋以規整、對稱的幾何線條聯接,已經構成色彩鮮明、典雅華貴的彩花式圖案,而圖案的淺駝色底又閃放著星星點點的金光,毯邊的錦紋圖案以銀白色作底,則銀光暗含,時時閃爍。
這樣的地毯鋪在奢華的圓明園殿上,當是華彩彌彰,富麗堂皇,盡顯皇家氣派!除了天子,誰人敢置足于其上?織作這種“盤金線銀毯”先要制做金線:把赤金捶打成極薄的薄膜,老法子一兩赤金可打一畝地大小的膜,再把膜切割成5毫米寬的金線,每根金線僅有4根頭發那么粗,把它纏繞到紗線表層而成。如此制成的金線、銀線用來織毯,簇立的絨毛加強了密度,毯面金鑲銀纏,真可謂“精美絕倫,巧奪天工”。

紅木家具搭配中國風情的地毯,更具中式味道(攝于區氏臻品展廳)
皇家用毯除了雍容奢華,終還要體現天子龍威。與抑“龍紋”喜“花草”的雍正不同,乾隆皇帝最愛龍紋毯。像他爸爸一樣,乾隆也要欽定毯子的花樣。乾隆三十四年,額駙福隆安向皇上報稱乾清宮地坪臺上鋪設的“栽絨木紅地五條龍地坪毯”粗糙殘舊,“應另行織換”。數日之后,造辦處皮庫庫長四德、五德等人便將備選的“番草樣”、“云龍樣”兩種畫樣呈皇上御覽。乾隆皇帝看后下旨:“地坪毯照樣織做,其踏跺上毯子準云龍樣織做?!庇谑?,從地坪到臺階,全鋪上了龍紋毯——朕踏的就是龍紋!乾隆時期,宮中用龍紋毯達到高峰。
織匠手中的“調色板”

故宮的藏毯中有這樣一張大型“人物掛毯”,縱2.3米,寬4.2米,掛毯的構圖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古人最為常見的合家歡聚過新年的情景:一座寬敞的庭堂中戳燈高照、牡丹盛開。古樸的翹頭案上擺放著觥、爐、提匣、如意,瓷瓶里插有松枝、竹葉和梅花,案前雕花圓桌上擺放著蘋果、石榴等各色新年干鮮果盒,年味十足。庭堂中的人物則個個神彩靈動:十余名兒童在庭中盡情嬉戲,服飾華美,神態各異。他們有的打鼓,有的敲鑼,有的放鞭炮,有的吹鎖吶,有的持梅、有的端杯、有的捧印、有的秉燭,還有的正圍在大人們身邊討要“壓歲錢”,充滿了節目的歡樂氣氛。雕花圓桌邊坐著一位長者,他左手持如意,右手把酒碗,眉宇疏朗、目光睿智、胡須飄逸,正慈祥地注視著天真無邪的孩童們。長者對面的婦人們或站或坐,身態姿勢清俊閑雅。她們神情安逸,面露微笑相互顧盼,體現出一種相濡以沫的親情。有的婦人把嬰兒抱在懷里、背在肩上,目光中充滿了舔犢之情;有的婦人笑觀孩童玩耍,面露驚奇之色……整幅畫面體現了“一家多富貴,榮華降吉祥”的美好景象。

借助兒童形象表達多子多孫、子孫幸福、全家團圓之愿望的繪畫題材,興于唐盛于宋。這幅掛毯中的人物頭上戴臥兔帽、風帽和包巾、幞頭,身上穿交領、圓領衣,風格宛如宋人之作。但是,畫面中的黃地青花梅瓶、紫檀木提匣、白玉如意及桌、椅、案、凳等家具,都是清代宮廷常見的生活用具與陳設,在故宮現存的文物中都能得到對應。尤其是畫面中出現了“金甌永固”杯和“玉燭長調”燭臺,這是清代皇帝在新年第一天行開筆儀時使用的器物,可見掛毯中想要描繪的是清代宮廷的“歲朝圖”。毛毯之上,人物造型特征準確,毛發暈染一絲不茍,這不僅是在毯上仿畫,更是高超的藝術再創作。

這種藝術再創作依托于一種古老的織毯技術,叫作“緙毛”。緙織的方法是,先在簡便的平紋木織機上安裝好“經線”,即縱向的毛線,經線下襯畫稿范本,織工用毛筆將范本畫樣的彩色圖案描繪在經絲面上,然后再分別用長約10厘米、裝有各色絲線的舟形小梭依花紋圖案緙織緯線,根據紋樣的輪廓或畫面色彩的變化,不斷換梭。這樣的緙織能自由變換色彩,所以特別適宜織作書畫作品。緙織毛毯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彩色緯線充分覆蓋于織物上部,織后不會因緯線收縮而影響畫面花紋;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塊與色塊之間呈現一些斷痕,會產生如雕似刻的奇特立體效果,這又是平面書畫所不可匹敵的。
緙毛技藝到清代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如乾隆時的“歲朝歡慶”緙毛掛毯:掛毯以黃為底色,人物的帽子和頭飾俱用寶藍色,與白、粉、紅、藍、綠等色的衣服形成柔和的對比,色彩淡雅明快。而且,掛毯中還使用了暈色技法,使織物紋飾的色彩漸次過渡,層次豐富。工匠們是用顏色不同的毛線合股形成細微的暈色差別,不僅顯示出色層的婉轉圓順,富有立體感和裝飾性,也使毯面的景物、人物形象逼真,幾乎是將復雜的繪畫技法用纖細的經、緯線“臨摹”到毯面上。色彩有限的毛紗被緙織出了無限的色調,且用色巧妙、自如,各種色別的毛紗線在工匠們的手里真如同畫家手中的調色板——清代織工的技藝何其精湛!稱他們是藝術家毫不夸張。
臺北故宮:看見不一樣的歷史
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同根同源,都珍藏著大量代表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奇珍異寶。對于大陸的大多數人而言,臺北故宮博物院久聞其名,卻難見其真容。

臺灣博物院外景
臺北故宮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筑的宮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1、臺北故宮那些頂級藏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故宮文物,均為歷代帝王所收集的一級藏品,其年代從公元前的古王朝到最后的清王朝,歷史悠久。臺北故宮藏品包括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

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館之寶
其中,《西周 毛公鼎》、《西周散氏盤》、《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宋 蘇軾 黃州寒食帖》、《五代 趙干 江行初雪圖》、《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北宋 汝窯 天青無紋水仙盆》、《北宋 汝窯 蓮花氏碗》、《清朝 翠玉白菜》被稱之為臺北故宮博物院十大鎮觀之寶。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2、臺北故宮那些頂級藏品
關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紀錄片不少,這些紀錄片也正印證了那句“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每部紀錄片呈現出來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都不一樣,這其中最具名的有三部。
一部是臺灣本土拍攝的《盛世里的工匠技藝》。該片由著名導演侯孝賢拍攝,分別以“唐英”、“多寶格”、“果園廠”與“明人出警入蹕圖”四個段落,展現十數件明清精品?!妒⑹览锏墓そ臣妓嚒风R頭前的文物,安靜、渾厚,隱隱散發出濃重的感染力,讓人直接領受盛世工匠的用心與千年文化的厚度。
另一部是由CCTV拍攝的40集大型紀錄片《臺北故宮》。改紀錄片一是呈現和深度解讀藏于臺北故宮的珍貴文物;二是要向人們揭示當年那次史無前例的文物大遷徙的真實過程?!杜_北故宮》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一些故事,一些情感,還有一聲感嘆和很多的期待。
還有一部是由日本拍攝的2集紀錄片——《臺北故宮》。影片首集說的是臺北故宮的由來,次集則講故宮的文物(皇帝的珍寶),描述脈絡清晰,時間橫縱軸劃分詳細,從皇家背景一路講到辛亥革命,而后又有技術層面地推進到了中日戰爭,重點講述故宮先生莊尚嚴一路護送文物,逃離戰火,最終又帶著文物前往臺灣的故事。
3、臺北故宮收藏的恭王府家具

臺北故宮收藏的恭王府紫檀家具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優雅的展廳內陳列著一堂清代紫檀家具。這批紫檀家具用料奢華、工藝精湛、雕琢細膩、紋飾華麗。從工、料、紋、形等方面多元素地向參觀的觀眾炫耀著它那高貴純正的清宮“血統”,并以其獨具的霸氣彰顯著它那曾經的輝煌。展覽說明介紹這樣描述:“二室中陳列的家具乃清代恭親王府第設置之物,質材多為紫檀木……王榻、王座、平頭案等皆為云南紫檀所雕制,花紋屬深雕,以云龍紋為主。繁密瑰麗卻不失生動靈秀,誠屬家具中的精品。古董柜一對,除柜面有雕工精致的紋飾之外,柜子內壁、背、側三面以及屜匣內壁皆彩繪漆畫耕織圖,精致可觀,為清代宮廷家具的特色。彩染象牙浮雕嵌板屏風一組,亦以紫檀鑲座,畫題為十八學士登瀛洲圖。王座兩端的燈具是標準的清宮立燈格局,燈座造型為象托寶瓶,寓意‘太平有象’。為求展示生動,本院珍藏瓷器琺瑯器等配合家具陳設,作一整體性的展出?!?

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批家具工藝手法繁復多樣,有浮雕、透雕、鑲嵌、描金、漆地等技藝;還使用了和田白玉、碧玉、染色象牙、掐絲琺瑯、鎏金銅飾等多種名貴的裝飾材料?!杜_北故宮文物月刊》第一卷第四期任莉莉撰文對這批家具描述為“既華麗又優美,雕工精致、線條流暢、氣魄恢弘,不愧為王府用具?!?
讀懂臺北故宮博物院那些珍寶的起源、經歷、背后的故事,不禁讓人產生敬畏的感覺。文化的結晶被一代代人創造、守護、傳承,故宮珍寶的歷史從公元前中華文明獨步世界到清末融合了全世界的工藝,而今依然散發耀眼光芒。
“對不起,您的眼鏡歪了”
臺灣有個股票投資顧問,叫呂宗耀。他的投資理念和分析角度都很獨特。他非常推崇蘋果的CEO喬布斯,而推崇的理由是因為喬布斯是個注重細節的人,對于蘋果產品的任何一個環節,甚至小到一個圖標的設計都不放過。所以,呂宗耀經常拿達·芬奇的那句名言來贊譽喬布斯:“所有的知識都來自直覺,所有的成功都來自細節”。

其實,關于“細節”,早就有無數的類似論述,這已不是什么新鮮觀點,甚至都快成陳詞濫調了??蓪τ谒^的“細節”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
我十幾歲就開始戴眼鏡,到現在也有快三十年的“鏡齡”了,但有個地方始終讓我特難受。無論戴哪種鏡架,總有一邊耳朵不舒服,而且戴一會兒眼鏡就會歪掉。去眼鏡店,得到的說法永遠都是:“鏡腿不平”??蔁o論他們怎么調整鏡腿,我還是不舒服、還是歪。便認為是鏡架不夠高級,于是又不停地換鏡架,依然沒用。就這樣不舒服了快三十年、也歪了快三十年。最近,終于解決了!
當我找到了一個法國的手工定制鏡架時,才知道問題并不在鏡架上,而是在我的臉上。當我告訴他們我長年的困擾時,他們沒有像其他眼鏡店那樣去“抨擊”我的鏡架,而是拿了把尺子在我臉上量來量去。量完后告訴我,我的耳位比常人高,鏡腿和鼻托在鏡片上的固定位也要往上調,否則眼鏡的傾斜度太大,自然不舒服。調完之后我仍然一邊耳朵不舒服,于是繼續量。又發現我兩個耳朵的高度并不一樣,一個稍高一個稍低,所以我的鏡架就不能把鏡腿調成水平,必須得一高一低。難怪以前那些眼鏡店越調我越不舒服。這下行了吧?還不行!就是感覺有一邊怪怪的。接著量!又有新發現,原來我雙耳與兩眼之間的距離并不相同,所以,兩個鏡腿的長度也要調成不一樣的。
這下舒服了!可是自從那次配鏡之后,我就落下個不大不小的毛病,變得很不能接受別人的眼鏡戴歪了,哪怕是陌生人,也不禁有一種沖動,就想上前去對他說:“對不起,您的眼鏡歪了?!?

一副眼鏡從選材、切割、開槽、壓彎、打磨等,需要36道細微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它形象地詮釋了你的人生觀、個人風格和品位。
對于眼鏡,真正的舒服就是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它就像長在你臉上一樣,而這是靠不厭其煩地“量腦袋”才達到的。眼鏡店店長表示,沒有人兩邊耳位是完全一樣的,因為頭的形狀是不規則的。如果不注意這個細節,眼鏡就永遠調不到最佳形狀。她說:“國內很多人臉上的眼鏡老是歪的,原因就在這兒?!闭嬲脑蚴俏覀兊难坨R店從不給人“量腦袋”。其實,這沒什么高深的理論,耳位不過是個小細節,但這個細節卻決定了眼鏡是否舒服,因為它實質上就是對人的體貼。如果你被體貼了,你一定舒服。

這一切本該與價格無關,即便是幾百元甚至幾十元一副的鏡架,只要有人給你好好“量腦袋”,照樣讓你很舒服??墒?,為了享受這個“細節”卻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各種“細節”并為它付出代價,只不過高低不同而已。這大概就是呂宗耀推崇喬布斯的真正原因。他認為,因為喬布斯是個完美主義者,極端關注細節,才能夠把自己的品位和對使用者的體貼,深深嵌入蘋果電腦的各項產品中,讓消費者心甘情愿地為此買單。
于是有人說:“把細節做到極致就是完美?!倍嗄陙?,區氏臻品只專注于高端紅木精品的研發和生產,工匠們在他們制作的產品中傾注了滿腔感情,把每一個榫卯、紋飾甚至是線條都做到盡善盡美,直至變成一件件上乘的藝術佳品。而正是因為區氏臻品對于細節的執著追求,由此成就了它出眾的口碑。
巧奪天工的宮廷珍玩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眾多藏品中,“珍玩”類藏品格外吸引著造訪者的目光,令人嘆為觀止的精巧和細膩,處處流露著古代宮廷生活細節和帝王的內心喜好,以及帝王們寄托于故宮名品之中的深刻用心。本期《臻品薈》將透過這些精致小巧的“珍玩”,窺探宏大歷史中的真實細節。
清 竹絲纏枝番蓮多寶格圓盒
高24.5公分 直徑18.5公分

這件圓盒外壁用竹絲拼接后再黏飾纏枝番蓮紋竹黃片,并且利用機軸原理,將圓筒形盒分成四個扇形,180°打開來可成為一字形小屏風,360°翻轉后可成為一個正方形筒狀。每個扇形內又分成許多格層,其中圓柱形格層不但再分成數格,而且可以360°旋轉。全器匠心獨運,極盡設計之能事。
在這件圓盒格層內收貯了27件小文玩,除了有古代與清代玉器外,尚有清代乾隆朝內廷畫家的繪畫作品,有手卷與冊頁。手卷只有七公分左右,冊頁長與寬僅三公分左右,它們幾乎可說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最袖珍的手卷與冊頁,彌足珍貴。
清 雕象牙透花云龍紋套球
直徑約12公分

象牙球的制作,是將牙材以車床碹成球體,在球面往圓心處開出均勻分布的十四個錐形孔,用直角鉤刀在錐形孔中,一層一層由內而外刻出活動自如的套球后,再雕以各種紋樣裝飾。這件象牙套球,直徑約十二公分,表面以高浮雕刻九龍穿梭于祥云間,內部則雕刻各種鏤空精致的錦地幾何紋樣,共二十四層,每層皆可靈活轉動。套球置于有承盤的象牙座上,如同帽架,其底座同樣雕有云龍紋,往上為鏤雕八仙,中間則有一顆雕有九層的云龍紋套球,再上則雕以山水人物。層層相套,玲瓏剔透且制作繁復的象牙球,可說是清代晚期牙雕工藝之代表。
明 填漆牡丹圓盒
直徑13.1公分 高3.4公分

蔗段式圓盒,平頂直壁,平底淺凹人。蓋面及周壁以填漆為飾。蓋面為朱地黃輝觀牡丹花叢,花色以銀粉漆為之,色粉微渙散;枝葉則黑漆黃理。周壁飾卷草紋間八梵字,梵字亦以銀漆為之。器底及里均朱紅漆。明末高友荊《燕市漆器歌》云:“品題第一號填漆,再次波羅次剔紅”,足見填漆器在當時比犀皮(波羅)、雕漆(剔紅)等漆藝的評價還高。本件漆盒采用鏤嵌、磨顯兩種填漆工藝使漆面齊平,色彩嫵媚,圖案如畫,實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清 玻璃內繪鼻煙壺
通高6公分

有清一代,隨著鼻煙的風行普及,鼻煙壺相當流行,嘉慶時期在鼻煙壺制作上的重大創新,就是內繪技法的使用。在小小的玻璃鼻煙壺內壁作畫,先以金剛砂和小鋼珠倒入壺內搖晃,讓表面變粗糙,顏料容易附著,再以特制有弧度彎頭的細尖竹筆,伸入口徑往往不到半公分的壺內描繪。此件作品描繪鄉野景致,人物、建筑的精細繪制,山石甚至作出渲染的效果,一面近頸處有工匠署名:“寫于冬月,周樂元作”,屬清宮舊藏。
清 陳祖章 雕橄欖核舟
高 1.6公分 長3.4公分

來自廣東,于雍正時期已進入造辦處的陳祖章,在乾隆二年(1737),依照橄欖核天然的外形,將一個果核雕琢成一艘小船,船上乘載八人,每一位人物的動態、表情各有不同。最特別的是,船底刻蘇軾的〈后赤壁賦〉全文,三百余字,細密井然,堪稱鬼斧神工。
清 鍍金內填琺瑯纍絲盒
高9.8公分 寬17.8公分

在鍍金的盒身之上,以純熟的金工制作致密的雙層纍絲網裝飾,網上的重點紋飾,花葉、壽字和蝙蝠,填燒色澤鮮艷的琺瑯釉。此種點填烘烤琺瑯釉的技法,俗稱為點藍或燒藍。精細致密的多層金絲紋飾,再加上琺瑯藍釉的點綴,光彩奪目。
清 象牙鏤雕提食盒
高45.4公分 橫長30.4公分 縱長 21.6公分

此件提食盒之盒身設計分成四層屜格,可分層置放不同的食物。該物雕工十分之精細,主體的部分用鏤空精雕的象牙片,嵌置于框格中,背景就象是絲毯一般的直線地子,線與線之間微細到只能用巧奪天工來形容,其上還雕飾有人物、鳥、獸、庭園景物和船。蓋鈕,盒身框架及提手,都有染有淡藍或紅色來點綴。提把上刻有中國傳統的八仙人物,蓋鈕則象是一件西洋帶蓋高足瓶,還有紅色緞帶裝飾。
明 端石云龍九九硯
長14.2公分 寬8.2公分 高4.2公分

長方抄手式硯,全器選用一塊石眼密布的端石雕琢而成,石色灰黑,器背橢圓形石眼呈黃綠色,中心有褐黃色點,彷彿眼瞳。硯背首端有傷缺,抄手部位雕出九十九柱,每柱一眼,硯池云龍紋隱現一只大龍與九只幼龍,寓意龍率九子;硯面四邊陰刻一道回紋為飾。
牛曉霆:別標簽化宮廷家具
在明清宮廷家具的研究中,十分重視紋飾的研究,但是,這當中本身就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清代宮廷家具的雕刻比較繁縟,明代的則簡潔。這是一種典型的“標簽化“認知趨向。在很多的明清家具研究專著中,很多的宮廷家具都不是清中期以后那種走“華麗風”的家具。為此可總結為,清初到清中期這一段時期的經典的清代家具,大體上可以稱為清代宮廷家具。

區氏臻品:浮雕龍紋書柜

龍紋,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圖為區氏臻品浮雕龍紋書柜細節圖)
紋飾作為家具中的重要內容,承載著人類文明的領會,結合工藝、木頭使之具體物化之后,成為生活當中的基本器物。在清初到清中期這一時期,宮廷家具的發展達到了高峰,家具紋飾都是有意義的,首先是賦予了吉祥文化在當中,其次是采用怎樣的方式將紋飾更合理地覆蓋到家具上面。

區氏臻品:嵌百寶石方筆筒(小葉紫檀)

進入清代以后,百寶嵌發展成為家具制作的重要鑲嵌技術之一(圖為區氏臻品嵌百寶石方筆筒細節圖)
比如百寶嵌這種工藝,明朝晚期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清代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乾隆時期,百寶嵌工藝可謂盛極一時。百寶嵌在明代華麗的基礎上體現出了一種富貴之美。清代以后的家具喜歡去展現紋飾的面子美,通過各種工藝技法形成有層次的畫面感,將富貴、華麗的效果展現得很明確。清代寶座、椅子大多是直靠背,上面是滿雕的,表現富麗堂皇的效果。事實上,明代家具也有滿雕,底紋布型上效果更明顯。

區氏臻品:嵌百寶花卉九扇地座屏(小葉紫檀)
現在家具市場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太少了,所以,植根于現實生活土壤的當代宮廷家具,應該是在自身深厚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從宮廷家具的物質材料到思想理念,從制作工藝到使用感受,始終貫穿現代人對家居生活的科學的理解和應用。
洛可可:法式宮廷浪漫
洛可可風格是18世紀初在法國宮廷中形成的一種室內裝飾手法。洛可可風格最顯著的特征是:以均衡代替對稱,追求纖巧與華麗、優美與舒適,并以貝殼、花卉、動物形象作為主要裝飾語言,在家具造型上優美的自由曲線和精細的浮雕和圓雕共同構成一種溫婉秀麗的女性化裝飾風格,與路易十四時代莊嚴、豪華、宏偉的巴洛克藝術形成鮮明的反差和對比。
路易十五式的“小女人家具”

弗朗索瓦·布歇為蓬皮杜夫人畫的肖像畫可以說是洛可可藝術的縮影。畫面右下角小茶幾上的經典洛可可元素曲線、彎腳、雕花、纏繞的草莖與貝殼所組成的復雜節奏,無不述說著當時崇尚的宮廷優雅
是誰帶著對權威的鄙夷捧紅了纖巧精美、華麗細膩,又帶著一絲柔媚的洛可可藝術?一手將之推上大雅之堂的女人正是路易十五的情婦——蓬皮杜夫人。1745年起,蓬皮杜夫人成為凡爾賽宮內沙龍的主人,并購買了她喜歡的邸館,在建筑家加貝里愛爾、家具師埃班(Jean Francois Oeben)及德拉諾瓦(louis Delanois)等人的支持下,將這些建筑物改建成華麗的洛可可風格。
18世紀法國皇家御用畫師弗朗索瓦·布歇為蓬皮杜夫人畫了一幅絕佳的“洛可可之母”像,可以說是洛可可藝術的縮影。畫面上珠光寶氣的蓬皮杜夫人顯得非常輕盈優美,嘴角微抿的少婦帶著點驕傲的神情斜靠在床上,她華美的綢緞裙子鋪滿了整個床面。畫面右下角的小茶幾則是洛可可式家具的典范,小茶幾上的經典洛可可元素曲線、彎腳、雕花、纏繞的草莖與貝殼所組成的復雜節奏,無不述說著當時崇尚的優雅。
持證上崗的家具師

這兩張路易十五式鎏金裝飾王后扶手椅,均為典型的洛可可風格。兩張扶手椅均采用高級提花絲綢錦緞做靠背和坐面軟包,整體由流暢的曲線構成,以花邊做邊視飾,腿部呈“S”型,腳端雕刻成漩渦形,與中國明清家具的外翻馬蹄紋神似
在18世紀的法國,制作洛可可風格的家具是需要持有“上崗證”的,工匠必須加入家具行業組織,并且由組織授予的“鑲嵌雕刻技術職稱”,才有資格制作和銷售洛可可風格家具。尤其是在1744-1751年間,出售家具的人一定會把自己名字或代號刻印在家具仧的某個小地方,就像防偽標記一樣,和山寨品劃清界限。如果某一天你在巴黎的古董市場上淘洛可可風格的小家具,可別忘了看看是否有出廠印記,這是洛可可獨有的DNA。
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時期,誕生了一批優秀的洛可可風格設計師。如著名的家具制作大師布爾(Andre-Charles Boulle),他最先為法國皇室貴族服務,爾后開始為其他國家的皇室服務,著名的“布爾鑲嵌工藝”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他還采用“拼花貼木皮”、“馬丹漆”、“貼金箔”、“中國和日本漆面貼皮”等大量新工藝,把家具演繹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此外,克里桑(Charles Cressent)、吉拉爾(Mathieu Criaerd)和提利(Jean-Baptiste Tilliard)、埃班(Jean Francois Oeben)都是當時優秀的家具師。
深受中國明清家具的影響

一對路易十五樣式銅鎏金裝飾心形西阿拉黃檀木展示桌,由著名家具師弗朗索瓦·林克制作,家具有F.Linke簽名和刻印。這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家具,銅鎏金鑲邊心形玻璃桌面,三腿裝飾銅鎏金枝葉紋飾,阿坎瑟斯枝葉型銅鎏金底足。這對展示桌與中國明清家具中的三彎腿式香幾形制相似

區氏臻品:《三彎腳香幾》
中國明代家具較之西方古典家具發展得要早,達到了當時鼎力世界得水平。西方古典家具中可御制匹敵的最早風格是洛可可,而洛可可風格于18世紀初才開始形成,并吸收了明式明式家具的一些風格特點,在時間上比明代晚了三四百年。
中國的裝飾風格在歐洲洛可可室內裝飾藝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時的整個法國,上至宮廷,下至老百姓,都是十足的中國迷。達官貴人都喜歡在家里掛上一幅中國畫,或者擺上一個中國瓷器作為裝飾,要知道那可是非常時髦和昂貴的。穿中國絲綢、喝中國茶也是有品位的象征。洛可可風格的不少靈感都來自于中國,譬如柔軟含蓄的東方線條、生機勃勃的花鳥紋樣,以及中國瓷器、桌椅櫥柜等的造型,都被法國設計師拿來表現洛可可式的家具中,蕩氣回腸地記錄宮廷的奢華生活。

路易十五樣式銅鎏金裝飾緞木中央桌,洛可可風格,主體橡木制作,表面東印度緞木貼皮。四分板貼皮桌面銅鎏金包邊,抽屜位于波浪形楣邊中央,三彎腿設計,彎腿上方裝飾女神頭像下部青銅包角。整體造型與明清家具的三彎腿桌臺相似

區氏臻品:《三彎腳草龍紋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