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力學美

人物名片:
牛曉霆,博士,東北林業大學明清家具研究所所長。
一件經典明式家具所具有的形式美感,不僅包括由柔美的色澤、自然的紋理、優雅的線條所形成的生命節奏和韻律,而且包括木材自身的抽脹變化和使用者的荷載力在與家具結構之間的對抗與平衡過程中所賦予器物本身的生命力量。雖然生命力量不可見,卻與型共生,其為內,型則為外,這也是明式家具造型為什么那么有視覺美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明式家具整體框架結構之妙便在于對荷載力的分解,并在分解的過程中將力量傳遞之美與型之美融合一體
因此,明式家具整體框架結構之妙便在于對荷載力的分解,并在分解的過程中將力量傳遞之美與型之美融合一體,這也充分證明了一個哲理“分解并不意味著流走,而是為了更好地留下?!蹦敲垂胖痴転榱藢崿F這一目標又是如何做的呢?
用材控制

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與所承受荷載力有著極大的關聯,禪椅便是經典的例證(配圖為區氏臻品黃花梨羅鍋棖素身禪椅)
用材比例的均衡決定著明式家具外在形式的美感,更是影響著明式家具自身的結構強度。那么,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與所承受荷載力又有怎樣的關聯呢?王世襄先生所著《明式家具萃珍》中所收錄的一件明式黃花梨禪椅便是經典的例證。

區氏臻品黃花梨羅鍋棖素身禪椅細節圖
這張禪椅,不僅在形式上實現了文人們所追求的俊雅、挺拔、疏朗、空靈、自然地視覺美感,而且還巧妙地完成了荷載力的傳遞。首先從其功能來講,既然稱之為“禪椅”,使用者多是盤腿而坐,因此,坐者所產生的荷載力應該先由座面藤屜傳遞到邊抹,再由邊抹傳遞到腿足。
玫瑰椅的四個腿呈梯形,坐板的側邊與腿足最外邊,是在一條垂直面上的,這樣用起來就會使椅子的結構往里收,越用越牢固(配圖為區氏臻品玫瑰椅)
這一傳遞過程不僅決定了腿足、邊抹、管腳棖、扶手為承重性構件,羅鍋棖、矮老、牙板則為輔助性構件,還決定了禪椅的用材的基本比例關系,從大到小的次序為腿足、邊抹厚度、管腳棖、扶手、羅鍋棖等。其中小小相配之處,不用多言,一看便知,具體為羅鍋棖、矮老、邊抹之間的連接,正所謂多一分則“悶”,梢一分則“空”。

區氏臻品玫瑰椅細節圖
至于大大相配之處則主要體現在承重材之間的連接,既有粗細的節奏變化,明確了腿足為力量傳遞的主流。此外,其在大小之間的搭配也甚為合理,如假設羅鍋棖、矮老在體量上大于腿足的話,便呈現了以合抱之梁與拱把之柱相接的現象,不僅影響了整體的視覺美感,而且使腿足出現岌岌乎不支的結局。
空間布局

明式家具的整體構架具有“側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區氏臻品鑲癭木刻字圓頭四出頭官帽椅配套)
如果說明式家具用材比例的均衡是有效分解荷載力量的基本前提,那么構件空間位置的合理安排則是科學分解荷載力的有效手段。明式家具的整體構架基本沿用了中國古建筑的“梁柱式”木構架結構,具有“側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

該圓角柜,造型也是上斂下舒,呈A字形,也為“收分”造型(配圖為區氏臻品黃花梨素身側腿圓角柜)
這種造型特征不僅使其造型整體產生了向內收斂的形式美感,而且還使得明式家具自身在不同的側面都可形成“四桿件”的剛性框架。在這種框架的基礎上再施以橫棖、牙條、券口、角牙、羅鍋棖、卡子花、矮老等構件及各式樣的榫卯結構,從而巧妙地分散了來自外部荷載所產生的作用力。

區氏臻品黃花梨素身側腿圓角柜細節圖
與現代家具的節點不同,明式家具的節點是由腿足、橫棖、面邊、抹頭、靠背板、穿帶等框架性構件和牙條、角牙、券口、卡子花、矮老等輔助性構件共同組成的,并形成了一條連續的力的傳遞系統。

“側角”和“收分”的造型特征,不僅使其造型整體產生了向內收斂的形式美感,而且還使得明式家具自身在不同的側面都可形成“四桿件”的剛性框架(配圖為區氏臻品圓腳霸王棖酒桌)
通過這一系統可以對外力進行重新的分配,使作用在物體上的外界荷載先傳遞到這些節點上,然后通過這些節點再把所承受的力依次傳遞到其他構件上,最后將作用在結構上的荷載傳到最后的支點上,這樣一來,可以使每個構件上的荷載減到最小,從而使整體框架的剛度、強度、穩定性大大提高。

區氏臻品圓腳霸王棖酒桌細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