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座,不是想坐就能做

寶座是中國家具中等級最高的器具。在故宮中的太和殿、乾清宮、中和殿內,均能看到寶座的身影。每款寶座的造型雖然各異,但是陳設基本相同:寶座放中間,后面擺置屏風,左右和兩側陳設著太平有象、宮扇、角端、香筒等,構成皇家殿堂家具陳設的獨特一景。
這種陳設形式,并不只是一組簡單的家具組合,而是體現中國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它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征,平時除了皇帝或皇太后外,任何人不得隨意僭越。本宮主位只有在重大節日,或遇上本宮主位生日時,可臨時坐在寶座上接受本宮臣仆朝賀,其余時間是不可以隨意升座的,可見古代的寶座,不是誰想坐就能坐。
到了現代,雖然已經不存在封建等級制度,但是寶座依然是尊貴地位的象征,蘊含在其中的文化韻味、高超工藝為眾多藏家玩友所癡迷。當代寶座,只要想坐,買一張即可,但如果對寶座有著苛刻的審美要求,要達到清代宮廷家具的級別,卻不是哪一家紅木家具企業都能做到。以擅長明式文人和清代宮廷家具制作的區氏臻品,卻做到了。其一張仿《清乾隆御制紫檀雕云龍紋寶座》,以奢侈的用料、精湛的雕工,驚艷世人。其氣韻不輸原款寶座,是當代不可多得的仿清代宮廷紫檀家具重器。
用料奢華 不惜工本

區氏臻品:紫檀膨腿水龍紋寶座
區氏臻品《紫檀雕云龍紋寶座》通體采用小葉紫檀制作。紫檀是極為珍貴的木料,其成長緩慢,極難成材,且木質堅硬沉重,入水即沉,如玉似綢,紋理細致緊密,油性好,用其制作的器物不用髹漆便呈現天然的深褐色,因此在乾隆年間就得到廣泛運用。
常言道“十檀九空”,紫檀大料難得,偶爾得之,將視同珠璧。區氏臻品《紫檀雕云龍紋寶座》為了在工藝上達極致的繁復精美,其用料奢侈,不惜工本。為了做出半月形、富有張力的鼓腿彭牙曲腿足,就耗用了大量紫檀材料。此外,制作如此巨大的、雕刻復雜的寶座,選材需要豐富的經驗。找到大小合適的材料時,還需從外觀即要能判斷其內部有無空洞,要做到全無拼補,且要避開容易脫落的結疤,需要上等的大材,方可選出完美的心板??梢娭谱鬟@件寶座是何等不易。
型美藝絕 稀世精品
區氏臻品所制《紫檀雕云龍紋寶座》可以說風華不讓前作。其面下高束腰,云紋曲沿,拱肩,鼓腿彭牙,內翻馬蹄,帶托泥。七屏式座圍鑲板心,屏心正面以高浮雕手法雕刻七條海水云龍紋,龍首刻畫細膩,龍額所占面部比例大而且隆起,雙眼凸出,龍鼻碩大圓滑,龍須清晰齊整飄逸首側,鱗紋貼合龍的姿態自然轉動變化,逶迤的龍身借云朵時隱時現,表現出龍在云中穿行,云和龍形成錯落、疊加的空間關系。寶座邊框上橫梁曲邊浮雕云蝠紋,扶手板內外浮雕云龍戲珠紋,座面側沿及束腰均飾四合流云紋及浮雕海水龍紋,下承須彌座式托泥,側面滿雕云蝠紋。

區氏臻品:半月形、富有張力的鼓腿彭牙曲腿足,耗用了大量紫檀材料
該寶座最為惹眼之處在于除座面外密不露地的云龍紋飾、云蝠紋飾,其構圖飽滿,雕飾繁瑣,打磨精細,不覺刀痕。遍布束腰、牙板、腿足的云紋層疊布局、盤渦深旋,襯托著龍的曲線及律動,刻畫出五爪金龍輾轉騰挪、上天入地之意象。
整個寶座氣勢恢宏、工藝精湛,為當世不可多得之精品。
能工巧匠 雕工了得
制作這款《紫檀雕云龍紋寶座》耗工耗時,除了用機器打出粗胚外,其余工序均由手工雕刻而成,這就離不開區氏臻品能工巧匠們的努力。作為以小葉紫檀為主營材質的企業,區氏臻品的工匠,對于從乾隆時期就流傳下來的“紫檀工”有著深入的研究,并熟練掌握,該寶座就是紫檀工的完美體現。

屏心雕刻海水云龍紋,龍首刻畫細膩,龍須清晰齊整飄逸首側,鱗紋貼合龍的姿態自然轉動變化
紫檀工以嚴苛的規范操作要求工匠在雕刻過程中不出任何差錯,不容許在刀法、造型上有一絲不足,因此雕刻出來的作品常常精致規范到像是用模具鑄造出來的,令人不禁懷疑那不是手工所為,但其卻又充滿手工才有的靈動性,使雕刻作品達到相當完美的境界。區氏臻品的工匠就是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熟練地運用近百種雕刻工具,細致的、一刀一鑿地雕刻出寶座的紋飾,其工匠之心、工匠之藝、工匠之德,值得贊嘆。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仿制就是“照抄”,但是透過區氏臻品所仿制的《清乾隆御制紫檀雕云龍紋寶座》,我們會發現,沒有雄厚的實力,沒有一批能工巧匠,即使“照抄”都抄不到前人的水平,更別說在仿制的前提下加以改制。明清家具作為閃耀世界的一顆明珠,至今沒有被超越,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唯有在研習前人之制上,先做精做細,再加以時代特征,才能常做常新,在傳承中不斷前進。
馬俊華:刻刀上的鬼斧工匠

馬俊華
人物名片
馬俊華,浙江東陽人,區氏臻品副廠長,資深雕花師傅。其憑借著東陽人精通木雕的深厚文化底蘊,再加上在區氏臻品工作長達28年,對紅木雕花有著深厚的造詣。
現在有很多傳統產業同樣面臨手工藝人大量流失的問題,機器取代手工,成為這個時代的常態。幾乎任何的行業都回蕩著機器高速運轉而發出的咕隆咕隆的聲音。而對于紅木家具,手工工藝亦是它珍貴的財富,具有機械生產所無法比擬的優點。那些細膩精巧的技法讓紅木家具每一個細節都富有生命力,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區氏臻品是業內少有的依然堅持傳統手工藝的紅木家具品牌,它的雕花工藝、藤編工藝、生漆工藝等均在業內享有盛譽。區氏家具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古今融合,創新突破。而這些型正藝精的區氏家具,自是離不開工匠們的鬼斧神工。
故事,是刻出來的

馬俊華在向我們展示手工技藝
馬俊華,區氏臻品副廠長、雕花師傅,凡相識的人都喜歡稱呼他為“馬哥”。在區氏臻品工作的這些年,他全身心地專注于紅木雕花這個領域,運用筆與刀肆意揮灑著他的智慧與才情。他說,每一位雕花師傅都是講故事的人,他們所雕刻的不只是紋樣,而是通過這刀筆的零碎拼湊,述說藏于背后的歷史與文化。
每一位雕花師傅,要熟悉各類刀法,也要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他的功力越深,他的手法越純熟,創造出的作品越是與眾不同,大至能讓紅木家具添上與眾不同的氣質魅力,小至將每一個紋樣處理得活靈活現?,F在,馬俊華堅持手工繪制每一張圖紙,并仔細研究每一個紋樣?!皩ψ髌坟撠熅褪菍ψ约贺撠?。雕花其實是件特別累人的事,工序繁雜,要雕刻一個圖案可能用到十幾種工具,花費一兩個月才能完工也是正常之事。而且一個線條、一個角或是一個點沒有雕好的話,整塊板料很有可能就給毀了。這也考驗了雕花師傅的功力與經驗。很多雕花師傅都必須要在廠里泡上三、五年才能出師?!彪m然嘴里還說著話,但馬俊華手上的活始終沒停過,“把自己的刀磨利,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做好。從事雕花工作很多年了,我希望我的作品跟人是沒有隔閡的,就是說讓人看到我的作品后,會跑來告訴我他的感受。我想,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了?!?/FONT>
工藝傳承,更要創新

這上面的每個字都是一點點做出來的,機器無法生產
創新是紅木家具行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工藝的創新?!凹t木家具講究‘三分材,七分工’,無論是古舊家具的復制品還是現代紅木家具,傳統手工藝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時代的變化也提醒著我們要與時俱進,要在原有的傳統工藝基礎上有所突破?!瘪R俊華如是說。
在現代機械的沖擊下,很多紅木家具企業對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顯得漫不經心。區氏臻品近幾年非?;钴S,首先是在企業營銷理念、品牌建設上大刀闊斧,在市場上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是主動出擊,加快自主研發新品的速度,并在生產技術、結構工藝、產品功能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區氏家具一直以來堅持傳統手工生產,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由馬俊華帶領的雕花小組對區氏家具的紋樣、技藝進行鉆研,促成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的結合,讓每一件區氏家具都能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家居體驗與收藏魅力。
區氏家具給消費者帶來多樣的選擇,也贏得同行的尊重。馬俊華提到,紅木家具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已被升華,發展成為兼具藝術、文化、收藏三重價值的藝術品。而工藝的創新,也將提升紅木家具的附加值,展現出它獨特的文化品位。
“雕花這份工作需要靜下心來才能做好?!瘪R俊華說。盡管處在一個較為喧鬧的工作環境中,但他依舊為自己留出一片寧靜的天地,靜靜地享受雕刻的樂趣。創新為矛,刻刀為盾,這正是馬俊華二十八載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
王秀林:修理與修復

人物名片
王秀林,古典家具工藝傳承工藝大師,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秀林工作室主人。曾主持過修復故宮博物院包括乾隆、慈禧用過的66件古典家具文物,央視人物欄目著名人物。
幾年來,紅木家具行業形成南上北下的市場大流通,這本應該是全國各地域紅木文化流通、互補、互相學習的大好事。但是由于各種氣候、環境、制作工藝等差別,木材含水率各異,以及工匠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絕大多數人對于木性和制作之間的緊密關系知之甚少……因此家具發生了出廠后多則二三年出現了小的龜裂、開裂、撕裂、彎曲走形等多種情況,更有甚者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便出現了這些問題。我們廣大廠家承諾保修,但是,怎么修,修復后效果如何,以及再次返修等問題,都使得企業束手無策,更是廣大收藏者的一塊心??;從而引發愛好者不敢出手的心理負擔。因此本文將對修復現代紅木家具從幾個方面做一闡述,同時也將引發一支新的技能隊伍——修理工。
修復與修理有著本質的區別,其文化內涵也截然不同,并且技術含量天壤之別。它們將產生截然不同的兩個后果:一個是造成新的破壞;另一個是不久所修理的地方再次舊病復發而造成不可修復,只能換部件。例如,家具表面出現小的龜裂,工人用502膠加木粉填塞后簡單一磨,色粉一勾,交活。有較長的拼縫、開裂、榫卯肩口甩縫時也通通照方抓藥;對于較長的撕裂則簡單地在裂縫處采用填木條等方法,并反復使用化學膠502作為貼補,不但不會長久反而造成二次損壞而且再修復時更不容易。凡是經過此方法修理過的家具,只要用強光手電斜向照射就會反出銀色修補痕跡。
502有許多優點,但它不適合用在家具的制作與修復上。1、它會燒壞木質的纖維,把裂處兩部分的木質纖維燒斷造成原纖維斷掉導致短缺而不能復原,所以是破壞性的修復;2、性碎,即稍有外力震動則會成粉狀,如燙蠟時會變成粉狀完全喪失功效,因此此種方法是萬萬不可取的。修復,所謂修復即回復原狀,可以保證一件家具品相的完美,關鍵落實在“復”上。復即原也!小的龜裂可用膠和木粉的方法和魚鰾或水基膠(既白乳膠),因以上兩種膠含水分,這個水分如同人體內的鈣,膠中的水份促使小的開裂過程貼接,只是要有一個時間的過程!基礎的多余膠不要動,待完全干后會表面形成一層薄膜,用手一揭稍加打磨即可。
“尊敬木性,順應木性,引導木形,約束木性”,這十六字令很適合制作家具,但也同樣適合指導和修復新老家具,因各種因素在家具使用中或未出廠就出現了部件走形彎曲的情況。這時我們可看到的彎曲、走形一定與他自身紋理的走向相一致,這完全是由于鈣——水粉的流失而造成的。那么我們要通過木工自身的技術手段,棉布噴水蓋在走形彎內側,補鈣——注水加反作用外力來矯正,完畢后再施以秀林燙蠟法,這樣就解決了水分流失的問題。
對于邊簧撕裂,心板、山板的撕裂,我發明的收縫法均采用了以上原理。我們還發現家具的面心板嚴重收縮,以致外邊框與心板結構出現露天的現象,我也發明了擴張法,使面心板漲回到原來寬度,此處不詳細介紹,以下是部分收縫法修過的對比照片。

面板修補前

面板修補后
周京南:管窺明清繪畫中的家具

人物名片:

周京南,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曾擔任過故宮博物院內外諸多展覽的策展人,參與編撰《清史圖典》、《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家具卷》等大型圖錄,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講“清代皇家體育盛會”,對明清家具鑒定研究具有深厚造詣。
中國傳統的繪畫,歷史悠久,到了明清之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加之文人畫的興起,以吳門四家為代表的工筆寫實性繪畫登上歷史舞臺,一直到清代以后,文人繪畫一方面與貴族生活相結合,另一方面緊貼市井生活,產生了大量極具寫實性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有相當一部分表現文人雅士生活的場景,里面陳設有大量的家具,為我們了解明清家具的使用留下了極為詳細的資料。
沈周《盆菊幽賞圖》

此圖紙本設色,縱23.4橫86厘米。圖為對角構圖,卷首一側,雜樹中序曲一草亭,四周以曲欄隔成庭院,院里墻邊有盛開的菊花若干盆。亭內三人,皆布衣儒生打扮,坐于繡墩之上,正圍坐在一張長桌邊對飲,左側一童持壺侍立,一派秋高氣爽的意境。圖中儒士所坐的繡墩造型簡潔,沒有任何修飾,而長桌四腿做成略呈鼓腿彭牙的腿足,為典型的明式家具風格。
吳偉《鐵笛圖卷》

畫面中,一位儒雅的文人坐在一張長方小凳之上,凳面長方平直,四條腿為方材制作,腿間有橫棖相連,凳面之下設有腳踏一具,旁邊假石砌做的臺座之上,放置著圖書筆筒茶壺等器物,與文士相對的就是兩位美人,坐在低矮的繡墩之上,正在聆聽文人的教誨。畫面里的明代家具造型簡潔,疏朗大方。
唐寅《李端端圖軸》

李端端是唐代名妓,當時一些著名文人喜與她交。她所居住的善和坊后人即以士人游冶賦詩之地稱之。此圖是明代畫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根據唐代范攄《云溪友議》關于李端端的故事而作,但畫面表現的內容場景應是唐寅切身的親歷所繪,即所謂有所本。此圖畫唐代“狂生”崔涯在三位侍女的環侍下與李端端相晤的景象。人物造型清秀,動態安詳,衣紋線描于灑脫中見挺勁之致。畫中的家具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居室家居陳設。主人公坐在一張交椅之上,下踩腳踏,其后有兩扇一體的山水畫屏風環繞。在古人的居室中,這類屏風多做成可以開合的折疊形式,亦稱折屏,在屏風的屏心上往往繪有遠山近水等景致的畫面,通常放在床榻圈椅等坐具后面,起遮擋作用。在畫面的右下角,有一張平頭案,案面長方平直,案面下為素面牙頭,前后兩腿之間有橫棖相連,四腿為圓材直落到地,整個長案裝飾簡潔,線條明快,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的風格,這幅圖描繪的是明代文人標準室內的陳設。
侯峒曾像軸

此圖是曾鯨、張翀合繪的明末學者、抗清志士侯峒曾的肖像。曾鯨(1568—1650)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肖像畫家,首開“波臣派”畫風,其特點受明萬歷年間傳教士利瑪竇來南京時所帶《圣母圣嬰像》等肖像畫的感染啟發,不再著重于色的反復渲染,而強調面部結構多層次的墨暈而凸顯立體感。此畫是曾鯨與他人的合繪作品,圖中侯峒獨坐于榻上,前有一桌,上署各種彝器。背景配巨石以象征侯峒曾堅定的性格,而畫梧桐是以表現他善悟的一面。此圖畫人物衣褶用鐵線描,富有質感。器皿描繪精工,或許正是侯峒曾收藏品的寫生。大石上寫有一行工楷小字“莆中曾鯨寫照”,右端署“崇禎丁丑新秋,張翀置景”詩堂有文震亨寫賦一篇,有句云”“舊都車馬如流水,一人獨坐冰壺制?!痹摦嬜钪匾狞c綴就是里面的家具描繪,圖中侯峒曾端坐在三屏式羅漢床上,羅漢床靠背圍子略向后傾,座面之下分三段裝絳環板,安有壸門圈口牙板。在其前方有一張長方桌,長桌四腿直下,內翻勾云紋馬蹄足,兩個服侍的童子正在布置鼎彝尊爐,整個畫面充滿著翰墨飄香的書房氣息。
仕女下棋圖

這幅禹之鼎仕女下棋圖,所繪一個仕女閑倚在一張長桌前, 其身后是一個嵌大理石靠背扶手圍子羅漢床、四條腿足為鼓腿彭牙式,足端做成內翻卷珠底足,下踩托泥。羅漢床后為一架絹本設色的紙質圍屏。仕女前的長桌通體彩漆繪飾卷云紋和回紋拐子,四條桌腿直落到地,形成內翻蹄足。桌上一燈如豆,女子目含秋水,獨自對弈。畫中雖然描繪的是仕女下棋圖。但里面的家具應是當時真實家具的反映,那張彩漆長桌、整個桌體通體彩繪卷云紋,四腿為內翻馬蹄足都是清代中期頗為流行的家具款式。
牟司馬像軸

清禹之鼎繪牟司馬像軸:此圖為行樂圖式肖像畫。牟司馬正面側身坐于榻上,神采矍鑠,此榻長方平直,無靠背,光素沒有雕飾,有魏晉床榻遺風,古意盎然。榻面下分段裝開有壺門圈口的絳環板。榻上旁置書卷、寶劍等。后襯以獨扇大座屏風,屏風中以簡筆繪有山水花鳥風景。屏風后有古柏一株,枝繁葉茂,伸枝探過,古柏在古代文化里,喻義健壽。畫面的左下繪一女子,女子坐在一個圓形繡墩之上,正將古琴放在一張琴架之上,撫琴演奏,工謹秀雅,神采奕奕。全畫以墨筆為主,器物等局部施以石色,明麗而不失雅賞。自識“俠骨嵯峨興未孱,平生意氣海漫漫。閑來看劍新成曲,付與佳人錦瑟彈。司馬牟老先生命寫照,并屬補景。余漫撿唐相國權公德輿贈王司直詩為趣。時康熙四十四年歲次乙酉春繪于都門碧山堂南館。廣陵禹之鼎作?!?
王士貞放鷴圖

這幅圖為王士貞放鷴圖,畫面中王老夫子坐在一張羅漢床上,羅漢床造型奇特,為三屏式靠背扶手,但是這張羅漢床與平常所見羅漢床靠背中高兩低的造型不同,此床的靠背做成中間呈弧形凹下、兩端起翹的垂弓狀、因王士貞端正的身體正好把靠背擋住、而無法看到靠背的中部狀態,但從兩側的扶手圍子上雕出的如意云頭開光來看,靠背中間有可能雕出向上翻卷的如意云頭背襯和扶手相呼應,無論靠背是否有云頭背襯還是完全凹下的垂弓狀況,這張羅漢床的設計都是奇思妙想、與眾不同,羅漢床座面上鋪有坐褥,上面擺放著一函打開的書冊,座面下四個腿為鼓腿彭牙,內翻卷珠足。王士貞左手執卷,右手搭于左臂之上,怡然自得地望著前方。旁邊的小童子打開柵籠,把一只名為鷴的禽鳥放飛出去。整個畫面把王老夫子從容淡定、氣定神閑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圖中家具的描繪極其生動傳神。
藤蔭讀書圖軸

顏光敏藤蔭讀書圖卷 清,此圖乃為康熙時期的畫家茅麏為顏光敏(公元1640——1686)寫生之作。顏氏坐于綠蔭下,坐在一張天然木雕的靠背扶手椅上,左手搭在扶手之上,右手展卷欲讀。在他前面有一張湘妃斑竹制成的長桌,桌面長方平直,桌面邊沿劈料雙混面做,四腿為圓材直落到地,腿子上部起拱起羅鍋棖,棖上有矮老。桌面上面左側放有一函藍綾函套的圖書,右側放有臂擱和筆架等文人書房專用的文具。卷尾自識“已未冬日吳興茅麏麏寫?!扁j“茅印”,白文方印,“天石”朱文方印。已未為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顏氏四十歲,當是作者為顏氏不惑之壽作畫。這幅圖畫把一個高潔儒雅的文人形象描繪的十分生動。而其中的天然木制成的坐具和湘妃斑竹長桌正是明清兩代江南文人最垂青的家具形制。
以上所列舉的繪畫作品多為表現文人雅士或仕女起居生活的場景,其突出特點就是以“雅居”為中心主題。畫中文人淑女坐于椅凳床榻之上,主人公或展卷披讀,或持杯欲飲,或執子落盤,其陪襯的承具也多是造型簡潔的桌案之類,家具陳設的室內外環境也呈現出不同的意趣,陳設于室外的家具,多是松柏垂枝、或湖石兀立,而陳設于室內的家具多為絹本設色的山水花草圍屏相隔。研究中國傳統家具,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閱讀大量的史料文獻,一方面要多接觸流傳有序的傳統家具實物。而中國古代繪畫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許多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極高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里,又有相當數量的是極具寫實性的繪畫,特別是明清兩代以來,無論是文人繪畫還是宮廷畫師,都留下了為數眾多的寫實性的繪畫,這些繪畫作品,再現了當時歷史時期下人們的生活起居,為我們今人研究古人家居生活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蘇繡:世界級的中國奢侈品

在中國的傳統刺繡工藝品當中,湘繡、蜀繡、粵繡和蘇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其中,蘇繡居中國四大名繡之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它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臺等地。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郁,現已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蘇繡在國內拍賣場上獨領風騷,拍場成交紀錄屢被刷新,被譽為“世界級的中國奢侈品”。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風靡國內外的蘇繡。
清乾隆 蘇繡福祿壽三星如意圖

尺寸:高4750px;寬2600px
年代:清乾隆
成交價:RMB 385,000
此件蘇繡采用的繡織工藝有盤金、圈金、釘綜線、鋪絨、網繡、墊繡、羼針及各種平齊針法。天官紅色衣袍上繡福山壽海、云龍紋;壽星身著姜黃色壽字衣,手捧仙桃可稱鮮香欲滴,手杖上懸系的靈芝和腰間佩飾都繡得十分精致;道士綠色衣衫盤金繡夔龍團壽圖案,下裳則是網繡納錦紋,腰間佩戴的流蘇穗飾,質感繡得逼真動人。整體構圖協調,色彩豐富,繡藝精湛,人物生動,表情傳神呼之欲出,長髯與毛發似吹之欲飄。裝裱為典型的清代宮廷裝裱。
清乾隆 蘇繡麻姑祝壽圖

尺寸:高3225px;寬1700px
年代:清乾隆
成交價:RMB 308,000
麻姑祝壽是我國傳統的祝壽題材。此幅繡品在藍色緞地上繡出麻姑形像,她身著朱紅色廣袖衫、藍灰色圍裙、白色襯裙,披藍色飄帶,肩抗鋤頭花籃,身后跟隨一只梅花鹿。主要采用平繡的針法,靈芝及裙飾小圖案采用打籽繡,圍裙用壓花,襯裙用鋪針上加網繡,裙邊采用釘金繡。整體主題鮮明,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清乾隆 蘇繡靈仙祝壽圖

尺寸:高1637.5px;寬900px
年代:清乾隆
成交價:RMB 110,000
鏡心以工筆花卉圖為藍本,在本色寧綢上彩繡太湖石、天竹、牡丹、水仙、靈芝等祥花瑞草。三藍反搶太湖石,其余花卉、樹木、草地均采用平繡的橫平針、插針、滾針等行針順線的處理手法。左上方墨書寫“欲隨香國問根荄,會得群仙祝壽來,笑指好花看四季,穿針能引幾枝開。其制作工藝,裝飾圖案,頗具乾隆時期的時代特征。
清乾隆 蘇繡繡球花綬帶鳥圖

尺寸:高4300px;寬1275px
年代:清乾隆
成交價:RMB 93,500
白緞地上仿繡重彩花鳥畫,繡球花枝上棲息一只綬帶鳥,玲瓏石側牡丹盛開。劈絨填繡,所用絨線直徑僅為0.3毫米,選用的色彩圍繞紅、藍、綠三個系列變化色階,用色有近十七、八種之多。繡技嫻熟,針跡平齊,主要采用平繡針法的直平針、插針、羼針等工藝,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清中期 藍緞蘇繡庭院教子圖

尺寸:高1800px;寬3425px
年代:清中期
成交價:RMB 63,800
院中亭臺樓宇、雕梁畫棟,涼亭里、桂樹下四位貴妃、十六名小童或嬉戲玩?;?、或誦讀對弈,滿溢天倫之樂與童趣。洪福齊天,平安富貴,子孫昌盛,官運亨通,借寓傳神被繡的熱熱鬧鬧。以各種鋪絨、納錦、網繡的針法,表現出的綾、羅、錦、緞,更是花樣百出。木、石建筑的透雕、彩繪繡得有板有眼,使人目不暇接。這種四妃十六子的題材也是康熙時期瓷器上常用的題材。
清中期 蘇繡海屋添籌圖掛帳

尺寸:高1700px;寬6750px
年代:清中期
成交價:RMB 41,800
鳳蝶組成的二方連續的邊飾,花邊上又圈釘0.8厘米的平金邊飾。掛帳左邊桃樹上結滿并蒂仙桃,右邊樹上結滿并蒂佛手;中間主題繡一雙層仙宮樓閣,四周圍欄、翹檐挑山、懸掛垂鈴,上方是五彩云蝠翻飛,樓閣左右各有一只銜籌仙鶴飛臨,寓意“海屋添籌”、“洪福齊天”;周圍繡海水山石、靈芝、菊花、海棠、牡丹等,競相開放。一切紋樣的祝頌主題均離不開福、祿、壽—一個人們最直白的愿望被繡制成吉祥紋飾,含蓄的傳達給每一人,是一件極佳的慶壽禮帳。
清 紅緞地蘇繡人物掛屏

尺寸:寬 193 cm,高 34 cm
估價:RMB 50,000-80,000
此件蘇繡掛屏紅色緞地,緞地暗花,福壽圖案。繡三組人物,主體為繡一武官身披鎧甲,威風凜凜,手持笏板,天子坐于朝堂之上,面容祥和,雙手相拱,似與武官交談,一文官亦手持朝板,立于其側,四周各色花團錦簇,峻石環繞其間。主圖旁有凈手焚香敬月圖和庭院侍奉圖兩組。構圖主次分明,繡法細膩精湛,人物輪廓清晰,表情生動,神態飄逸、逼真,布局合理,盡顯此作之精湛工藝。
獨樹一幟的犀角雕刻

數百年來,犀角雕一直被奉為中國古代工藝品中的“絕技”,彌足珍貴。據文獻記載,至遲于西漢時期我國已有犀角雕刻編綴工藝,在南北朝石刻壁畫中,尤其是宴飲圖中,可以看到達官貴族高舉犀角觚杯祝酒慶賀的場面。到了明清時期,由于犀角難求,價比金貴,這種雕刻藝術遂走向衰落。到了現代,開始不斷有拍賣公司推出犀角雕藝術品拍賣專場,盡管數量不多,但其獨樹一幟的藝術氣質,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文化積淀,直至今日仍熠熠生輝。
在這當中,花樣眾多的犀角杯脫穎而出,成為明清工藝美術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聞名于世。本期《臻品薈》特挑選8款經典犀角杯,細細品味這一藝術形態的魅力。

明末清初 犀角雕百子圖杯
高:17.8厘米
木座重:683g
此器原為美國加州福勒博物館之舊藏。杯敞口,斂腹,平底。外壁雕嬰戲圖,雕松桐為鋬。山上古松參天,楓桐掩映,亭臺高建;山下小橋平架,溪水蜿蜒,水面荷花點點??谘貎鹊袷?,六十四個童子于山間嬉戲,童趣盎然。器體碩大,外形樸實穩重,構圖層次分明,刀法利落流暢,犀角器中之精品。

清初 荷塘清趣犀角杯
高:10.4cm
重:260g
此器以亞犀良材而制,杯身雕以荷葉,杯柄部高浮雕為蓮莖形,枝蔓交錯,盤曲于底部。杯身中部高浮雕一朵盛開的荷花,姿態阿娜,而在荷葉之上,一只活靈活現的螃蟹雕于其上,周圍飾以水草及水生花卉。整只角杯用材碩大,雕工圓潤、簡約,頗有趣味。

清 犀角雕螭龍饕餮紋雙耳杯
長:15cm
重:365.4g
原為葉義先生舊藏。此犀角杯為爵式杯,整塊琢雕,色呈琥珀,微透光,采用深浮雕,間以透雕技法鐫制而成。以一只碩大的犀角掏挖雕就,敞口,兩側雕塑數條螭龍紋,杯身通體仿效戰漢青銅紋飾,飾以抽象的獸面紋,極具抽象效果,雕刻精湛。

清康熙 御制犀角“蒼龍教子”三足爵杯
高:17cm
原為法國Cédric Curien家族舊藏。此件仿古犀角爵杯,淺棕色,仿古代青銅爵杯形。爵杯口兩端上翹呈長橢圓形,陰刻雷紋口沿和菊紋杯腹,又用淺浮雕的形式,在杯口壁上雕有大小螭龍四條,呈現出“蒼龍教子”之意,反映明末清初時期仿古藝術的典型風格。

清康熙 犀角雕張騫乘槎杯
長:19cm
寬:19cm
原為原為澳洲私人收藏,2006年3月29日于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237號。此器題材出自張騫乘槎尋找河源的典故,文人雅客常以之賦詩為文,及至明末清初此類題材仍經久不衰。槎杯通體細刻漢代名臣張騫坐槎沿江而下的情景,槎下刻旋渦紋,以示江潮滔滔;張騫手執并蒂蓮,旁置花果籃。

清康熙 犀角雕“穆王八駿圖”杯
高:17.8cm
木座重:392克
此器通體高浮雕八駿馬在林間溪畔徜徉憩息,神態飄逸靈動?!澳峦醢蓑E”是傳說中西周的八匹神駒,穆王賜“絕地”、“奔宵”等名,盡皆詩意盎然。在中國古代,駿馬素來是社會地位和軍事實力的象征;時至唐代,騎馬更是特權階級的專利。

清康熙 犀角雕饕餮紋夔龍耳杯
高:14.2cm
杯用犀角雕成,大口沿,方唇,口沿飾有回紋裝飾帶,杯耳由對稱的兩條夔龍構成,杯身猶如掛角方斗,滿飾仿青銅器的饕餮紋。此器為仿古造型,反映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和高超的雕刻技藝,表現出宮廷藝術追求精致的物質。

清乾隆 犀角螭龍杯
直徑:7cm
質較透,線條流暢,器身浮雕五螭虎龍為主,底刻一“壽”字,以“虎”名代“蝠”,寓意為“五蝠捧壽”有吉祥意。
逆天文物,給老祖宗的智慧點贊!
就像明清家具,到了現代依然無人能超越一樣,中國也有很多逆天的文物,在我們誤以為古代科技不發達,無法做出來的時候,卻神奇地出現在我們眼前,不得不被我們老祖宗的智慧所折服,他們用智慧與雙手創造和積淀了中國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引用外國媒體的說法: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纯聪旅孢@些文物吧,看過之后你就知道我們中國人有多聰明了!
戰國時代的冰箱

戰國時代的冰箱

冰鑒結構圖
冰箱是我們生活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家用電器,它的冷藏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便利。雖然冰箱是近一個世紀來才發明的一種家用電器,但實際上,中國在古代就已有了“冰箱”,在古籍《周禮》、古書《吳越春秋》以及明朝史籍上都能找到冰箱的蹤影。最早的冰箱“冰鑒”可以追溯的戰國時代,雖然它使用冰塊來實現冷藏的功能,但是其作用與現今的冰箱絲毫沒有區別?!吨芏Y·天官·凌人》:“祭祀共(供)冰鑒?!笨梢娭艽敃r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時時都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冰可謂彌足珍貴。1978年就曾出土了兩件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釜。
戰國的水晶杯

戰國的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屬于中國嚴禁出國展覽的64件國寶級文物之一,現藏于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杯子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素面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制成的寶用器皿,國內罕見,其制作技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嘆??吹竭@件文物時,是不是感覺像是現代的杯子穿越到古代了一樣。
漢朝節能環保燈

漢朝節能環保無煙雁魚銅燈
此物為大漢朝節能環保無煙雁魚銅燈,設計精巧,頗有科技含量,現收藏于山西博物院。鴻雁佇立,回首銜魚,雁頸與燈體以子母口相接,魚身與雁頸、腹腔中空相通。圓形燈盤附柄,可自由轉動,盤下圈足與雁背直口套合。魚腹部與燈盤相對應為圓形覆口,覆口與燈盤之間插立兩塊弧形屏板,交錯開合,既能擋風,又可調節燈光亮度,燈火點燃時,煙霧通過魚腹和雁頸導入雁腹,可防止油煙污染空氣。
唐代被中香爐

唐代被中香爐
被中香爐是中國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爐。又稱“香熏球”、“臥褥香爐”、“熏球”。它的球形外殼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爐體之間有兩層或三層同心圓環。爐體在徑向兩端各有短軸,支承在內環的兩個徑向孔內,能自由轉動。同樣,內環支承在外環上,外環支承在球形外殼的內壁上。爐體、內環、外環和外殼內壁的支承軸線依次互相垂直。爐體設計巧妙之處就在于重力作用下,不論球如何滾轉,爐口總是保持水平狀態,絲毫不用擔心火炭會傾覆。
宋代高爾夫

明宣宗行樂圖
當法國、荷蘭、蘇格蘭人在為“高爾夫是由哪國人發明”的問題爭得口干舌燥時,翻查中國書籍便可發現,元朝寧志老人曾寫過一本專門論述捶丸的著作《丸經》,其中明確記載:“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备郀柗蜻@項運動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明宣宗行樂圖》上也可看到明宣宗玩捶丸的場面。

根據出土球桿制作的復制品,木頭不經放,原件已經爛了

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館的捶丸
捶丸最早起源于宋代,在明代成為流行運動,是一種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方式。當時的捶丸跟如今的高爾夫非常相似,玩法如下:在地勢起伏有變化的曠地上畫一球基,分別以離球窩數十步到百步為距,挖一定數量的球窩,球窩旁豎彩旗為標志,球窩中放有錦囊,進球后一提便可把球提出。捶丸所用球桿有很多種,例如“攛棒”、“杓棒”、“樸棒”、“單手”等,供人在打不同的球時選用,這點跟現代高爾夫球桿分不同型號的木桿、鐵桿、推桿、劈起桿、沙坑桿等情況相符,而且球桿價值相當昂貴,皇族所用的球桿通常以純金打造緣邊,頂上綴飾玉器,打完球后,球桿必須珍藏在錦盒中,由此看來,現代高爾夫球桿價值不菲也是有歷史的。
走!到京城看家具!
明清家具,作為中國傳統家具的巔峰,至今無人能超越;北京作為明清兩朝的帝都,為明清家具的發展提供了豐盛的沃土;到了當代,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已經成為國際化大都市,但是其中的文化底蘊,卻一直沒變。

故宮太和殿內金碧輝煌的龍椅寶座
要看最優秀的明清家具,非北京莫屬,其種類之齊全、工藝之精湛,藝術之完美,經歷了數百年的沉淀與演變,非其他地區可比。
區氏臻品深知這一點,經常率領優秀工匠前往北京“取經”。如2014年10月,在董事長區勝春與總經理區錦澤的帶領下,區氏臻品工匠前往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等地尋找款式經典的“京作”、“廣作”家具,并滿載而歸。據區錦澤透露,本次北京行,在一些地方看到了一些精而美的廣式家具,并打算將這些款型加以改進,研制新品。
本期《臻品薈》,讓我們追隨區氏臻品的腳步,前往京城,看看哪里的家具值得一看。
故宮:明清家具百科大全

故宮乾清宮內高高在上的龍椅寶座
對于癡迷古典家具的人來說,能到故宮看一眼那里的家具應該是件很神圣的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甚為豐富,總數量多達上萬件,其中明代家具有三百余件。清代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等一應俱全,還有東洋家具和西洋家具近五百件。其質地有紫檀、黃花梨、花梨、鐵梨、烏木等,其中以廣作、京作、蘇作、晉作最為著名。
故宮內的宮廷家具,作為宮殿的組成部分,以原狀陳列的形式陳設在一些開放區域的宮殿建筑內。觀眾可以前往外朝的三大殿和內廷的乾清宮、養心殿和西六宮、長春宮、儲秀宮觀看家具。從那些曾被宮廷用過的家具前走過,不經意間跨過數百年時光,親瞻先代工藝美術精英們的心血之作,也品味著帝后們把玩過的線腳與雕鏤,撫摸幾下曼妙雋美的明清經典之作,會讓您頗生“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之感喟。
觀復博物館:馬未都經典收藏

觀復博物館家具館
觀復博物館是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著名文物收藏家、鑒定家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和現任館長。該館中的家具館共700平方米分為6個展廳,設紅木家具展廳、紫檀家具展廳、黃花梨家具展廳、雞翅木家具展廳,并另設一間古代書房,陳列了明清古家具的精華共200多件。每件家具再配以當時的擺置形式,一個活生生的歷史場景就呈現在眼前,行走其中,有穿越古今之感。
據說里面有一對紫檀描金七重檐寶塔,是清代達官貴族獻給乾隆母親的壽禮。后來文物流失英國,馬未都先生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350萬元的價格拍下,終于使其回歸故里。此外工藝館展也有展出清代的漆家具。
櫚園黃花梨藝術館:頂級奢華中式酒店

櫚園黃花梨藝術館內部
北京櫚園黃花梨藝術館是一家將中華民族文化完美保留的奢華酒店,酒店的主人更是著名的作家海巖,其長年癡迷“黃花梨”一共收藏了800多件明清家具。
北京櫚園黃花梨藝術館位于北京順義區的一片偏僻的明清園林,這里有強烈的傳統中式園林建筑文化,亭臺樓閣,王府樓閣,每一寸目力所及的地方,皆是紅廊綠瓦、小橋流水、清宮庭院。
酒店內全是價值連城的黃花梨與紫檀家具,來到這里,就如來到了中華民族藝術與文化的博物館,親身體驗傳統居住文化,這里絕對有你意想不到的震撼。
國家博物館:大美木藝

國家博物館——“大美木藝 中國明清家具真品”展
目前,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在舉辦“大美木藝——中國明清家具珍品”展,作為館藏珍品的重要專題陳列,展覽集中了國內目前現存的明、清兩代不同階段、各種類別的家具84件組,展品總數達百余件,均為中國明清時期家具的精華,也是中國古代家具發展歷程中巔峰時期的代表。
除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主要藏品外,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香港研木得益、嘉木堂等著名收藏機構也奉獻了部分珍品。展覽力求使廣大觀眾充分了解明清家具的造型藝術特點,全面感受明清家具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蘊涵與精美高雅的藝術魅力,進而深刻認知中國古代家具“大美”之所在。
中國紫檀博物館:紫檀藝術的完美呈現

中國紫檀博物館外景
中國紫檀博物館由全國政協委員陳麗華女士投資逾兩億元人民幣興建,占地25000平方米,由建國初即在故宮博物院工作的木作專家、瓦作專家和畫作專家指導工程,是中國首家規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陳列展示紫檀藝術,鑒賞中國傳統古典家具的專題類私立博物館。

中國紫檀博物館內景
中國紫檀博物館設有中央大廳、陳列廳、會議廳、貴賓廳、多功能廳及臨時展廳等,展出各類紫檀精品近千件,有陳麗華女士積藏了數十年的明清家具,也有近30年來在陳麗華女士精心指導制作的傳統家具精品,這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故宮原品為藍本制作而成。館內除以故宮為范本的主題展覽外,還有以國內著名建筑為主要模仿對象的中國古建筑微縮景觀,如北京四合院、山西飛云樓等。館內還有以傳統家具材料、造型、結構、雕刻工藝為主要內容的展示,可以讓參觀者清晰地了解中國傳統家具的制作過程,領略其精湛的工藝。
邊走邊看,區氏臻品無論走在何地,最關心的依舊是家具,這已經成為每一個區氏人刻在靈魂深處的印記。也期待,汲取如此多的家具精華,區氏臻品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品家具。
那些年,區氏改制過的“故宮典藏款”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家具總數量多達上萬件,這些家具除部分由清宮造辦處制作外,絕大多數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以廣作、京作、蘇作、晉作最為著名。這些作品全面地反映明清家具的風格特點,對研究明清家具的藝術成就和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區氏臻品作為當代明清仿古家具的優秀代表,遍尋明清家具相關書籍,甚至董事長區勝春、總經理區錦澤親自帶領優秀工匠前往故宮參觀考察,參考故宮型美藝絕的明清家具,并對這些經典的家具款式根據當代人的審美品位、家居環境需求、人體工程力學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強烈“區氏風格”的當代古典家具。
本期《臻品薈》,帶您欣賞幾件故宮收藏的經典家具以及區氏臻品根據故宮款改制后的家具。

故宮典藏:紅漆嵌琺瑯面梅花式香幾
明,通高88cm,面徑38.5cm
故宮典藏香幾通體髹紅漆,幾面為五瓣梅花式,嵌琺瑯面心。高束腰,分5段嵌裝絳環板,絳環板上開長方形委角透光。香幾5條腿為三彎腿式,腿子中下部起云紋翅,足端做成如意頭并雕飾向上翻卷的卷草紋。足下踩圓珠,落在臺座上,臺座面下亦有束腰,開長方形透光,其樣式與香幾上部呼應。

區氏改制:大紅酸枝梅花幾
區氏改制香幾,面心將琺瑯換成大紅酸枝面板,整體顏色協調統一,更見素雅;將髹紅漆改成髹生漆,色澤更見光鮮,木韻更溫潤,并保持了大紅酸枝木材的原色美;此外,臺座下端也改云紋裝飾,適量雕空,更透徹,更具線條美。

故宮典藏款為嵌琺瑯面心,區氏將其換成大紅酸枝面板,更見素雅

區氏臺座下端也改云紋裝飾,適量雕空,更透徹,更具線條美

故宮典藏:紫檀荷花紋床
清中期,高116.5cm,長224cm,寬132.5cm
故宮典藏長床,面裝屜盤,面下束腰,鼓腿膨牙,內翻馬蹄足,床面上裝三屏風式床圍。束腰及牙條浮雕荷花蓮蓬紋,腿、足部雕密不露地的荷花紋,床圍透雕荷花蓮蓬紋,紋飾彼此貫通,連成一體。

區氏改制:透雕蓮葉荷花紋長床
區氏改制的長床,以小葉紫檀材質精雕而成,取材厚重,木質精美,造型圓渾,其形體較大,氣派莊重。改制后的長床,線條更見柔美順滑,三屏風式過渡更流暢,還將鼓腿彭牙的弧度適當縮小,足下加托泥。此床對于格調的把握,大如泰岳,小似芥子,皆能一以貫之,呼應全局,足見其造型比例拿捏之精準。雕刻的荷花枝葉蔓延,生動逼真,精工華貴,十分講究。

故宮典藏: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
高227cm,橫247.5cm,縱187.5cm
故宮典藏款由床屜、床圍、立柱、月洞門、倒掛牙子及床頂等多件組成。床身正面裝月亮門。床圍以三部分組成,均為雕如意云頭紋加十字形構件攢成透欞。床面為藤席,床面下高束腰,周圍用竹節形矮佬界出16格,格內鑲板,并浮雕花鳥蔬果,圖案無一相同。束腰下承托腮。四面牙板與腿足作成壺門形。牙子邊緣起線,對稱浮雕螭紋及卷草紋。四腿三彎式,云紋足。

區氏改制:黃花梨如意云月洞架子床
區氏改制款架子床,將床面藤席改成珍貴的黃花梨硬板,用材之重碩,更得明式家具秾麗富貴之意蘊。該床雖然體積大,但圖案由相同的一組組紋樣排比而成,故引人注目的是勻稱而有規律的整體效果,并不使人有繁瑣的感覺。此外該床上雕螭龍,形態各異,翻騰欲飛,凜然威風,精美工藝不輸故宮典藏款,讓人深深領略文人家具的獨有魅力。

故宮典藏:紫檀邊座嵌玉石花卉寶座屏風
通高237cm,屏高204cm,座高33cm,通寬304cm,中屏寬48cm,側屏寬38cm
故宮之屏為九聯活頁八字式。光素紫檀木邊框,嵌鑿繩紋銅錢。屏心米黃色地,分聯鑲嵌各色玉石花卉,每聯首均刻乾隆題詩。屏每聯上下端飾紫檀木雕開光勾蓮花紋,并各附紫檀木雕如意紋邊開光勾蓮毗盧帽,下設紫檀雕開光勾蓮沿板三聯木座,黑漆描金云蝠紋屏背。

區氏改制:小葉紫檀嵌百寶花卉九扇地座屏
區氏改制款,從選材及工藝水準來看,獨具創意。故宮原款是雜木制成的屏心,屏上用米黃色漆地,上面再嵌玉石花卉,而區氏所制屏風則通體選用紫檀,屏心所嵌的各種玉石花卉,姿容富麗,風華不讓前作,嵌飾工藝精湛,足以媲美歷史水平,甚至在一些方面上還有所超越,十分精美。

區氏所制屏風則通體選用紫檀,屏心所嵌的各種玉石花卉,姿容富麗

故宮典藏:紫檀嵌琺瑯繡墩
通高52cm,面徑28cm
故宮典藏繡墩造型仿腰鼓,面、底徑相若。上下兩端各雕玄紋兩道,玄紋外側浮雕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釘,玄紋之間以浮雕卷草紋卡子花界出6格,每格各嵌夔龍紋琺瑯片一塊。腹腔中間為6組海棠式開光,彼此銜接。開光內另鑲紫檀木板,邊緣雕出云紋圈,當中鑲蝙蝠紋及寶相花紋琺瑯片。

區氏改制:小葉紫檀西番蓮紋坐墩
區氏改制款,不再嵌琺瑯片,通體采用小葉紫檀而制,顏色紫中透紅,坐面紋理,似烈焰翻滾,美不勝收,型制更見素雅秀麗。此外開光內的原鑲蝙蝠紋及寶相花紋琺瑯片改成紫檀面板雕刻西番蓮紋,下足改成龜足,意在抬高墩身,以免磨損及地氣侵蝕。該墩造型穩重端莊,紋理絢麗動人,堪稱上乘之作。

區氏坐凳通體采用小葉紫檀而制,顏色紫中透紅,坐面紋理,似烈焰翻滾,美不勝收,型制更見素雅秀麗
傳承不是一直不變,創新也不是推翻古制。區氏臻品,在明清家具的改制上,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腳步。就如同它的廣告語“采擷明清之精華,熔鑄古今之意蘊”一般,承前啟后,是區氏臻品不變的宗旨。
古埃及:“彪悍”的生活,不需要解釋
若不論時空,評選這個世界上最“歡樂”的有錢人,那么勝出的一定是原始社會的某位酋長,而絕不是現代那些所謂的擁有豪華游輪的富豪。原始社會的奢靡是最肆無忌憚、最令人神往的。

埃及金字塔
以公元前15世紀的古埃及來說,且不論那些法老墓室的寶藏已經令現代人瘋狂,光是看看古埃及的貴族們使用的家具,也足以徹底改變你對原始社會蒙昧、落后的印象?,F在,讓我們打開他們的家門,欣賞和探究古埃及法老與貴族放肆、專注、充滿隱秘色彩的享樂人生。

古埃及人都在努力追求每一件家具的舒適性,例如為凳子增加軟墊
自古埃及開始,就有了所謂“豪宅”和“平房”之分。富有階級住的當然是別墅,行政長官和公務員們在鄉下也大都擁有較大的房屋。值得一提的是,房屋的總設計師常常由這個家的女主人來擔當。在古埃及,“家庭婦女”絕不是一個類似“歐巴?!钡姆Q呼,而是一個帶有榮譽感和尊貴感的稱謂,能夠成為上流社會的家庭婦女,就可儼然一副女主人的姿態了。
古埃及婦女得到了較高的社會地位,但與此同時,也攬進了一樁“苦差事”:每一個女主人對自己家里的設計、建造、布局、裝飾都負有極大的使命感,臥室的前后順序,浴室和廁所的布局,花園里樹木與池塘的排列都要由女主人把關。

壁畫上記錄的古埃及人的生活
等到工人們完成砌墻、修柱、封頂的工作,接下來就進入室內裝飾的重要環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原始社會物資匱乏,除了金銀財寶,并無豐富的裝飾,但埃及人民也積極運用著自己的智慧,以出色的手工來滿足他們對家的美觀和舒適度的要求,例如,用壁畫、草席和各種亞麻編織物,讓家居環境顯得富麗、多彩。
終于,到了增添家具的時刻了!絕大多數普通的埃及勞動人民家中都非常簡陋,除了粗糙的泥凳泥桌之外,幾乎沒有家具。因此,在古埃及,如果家里擁有一兩件像樣的家具,那么其必然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士。透過家具,我們可以觀察到有關古埃及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

壁畫上記錄的古埃及人的生活
古埃及的木質家具上通常都會鑲嵌有寶石、象牙,或是貼上拼花金箔。這些家具之所以能聞名世界,并不僅僅是外觀上的炫目,更重要的是成熟的功能性。古埃及工匠設計并制作的家具,結構已經相當先進,并且還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做出了不同規格的家具,單從椅子上來說,就有法老寶座、女王椅、宴會用椅、長椅,甚至還有可以收納的折疊椅。幾千年之后,即使有了成熟的流水線,西方社會依然使用著古埃及的家具制作標準,甚至手工藝還及不上當年的工匠。

壁畫上記錄的古埃及人的生活
在一批批精致家具的包圍下,古埃及權貴享受著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敬畏神靈,恪守著嚴苛的社會準則,但也一如既往地追求自由,崇尚男女平等;他們極盡奢華,卻依然不忘研究天文地理和其他各種知識,對世界充滿了積極探索的好奇心;他們食肉,卻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敬畏動物;他們活在愚昧的原始社會,卻用智慧創造了無法超越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奇觀……

埃及法老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有幸遭遇好萊塢電影中的情節,追著一幅佩皮二世法老的畫像到了一片森林,然后忽然穿越到古埃及,見到帶著假發的法老和吐著綠色眼影的女王正坐在24K黃金的座椅上,喝著葡萄酒調情,或者圍坐在鑲著象牙的三角餐桌邊,和外星人邊聊天邊品嘗烤牛肉,為了避免被蚊蟲叮咬,法老還喚來幾個奴仆,讓他們赤身裸體站在附近,并在身上涂滿蜂蜜——這金光閃閃的畫面簡直刺痛了你的雙眼,但別問“為什么”或“怎么會”,因為,“彪悍”的生活,不需要解釋。
家具,不鑲金貼銀怎么行!
古埃及人是非常會享樂的。他們躺在傾斜的單人床上,理性而平等地享受著愛情;
他們坐在無比華貴的扶手椅上,想象著“地球是一張扁平的圓烤餅,尼羅河正靜悄悄地流過這張餅的中心”;
他們打開收納柜,哇,這就是一個藏寶箱。

今天,讓我們走進古埃及那些鑲金貼銀的家具。
公牛腿撐起的黃金單人床
對于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睡或者躺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作為體積最大的家具,權貴們對于床是相當重視的,只有使用最珍貴的材料——金銀等,才能凸顯出他們無與倫比的尊貴。那一時期的床有一個共同的裝飾特征:床腿往往被雕刻成公牛腿或是雄獅腿狀。

黃金床與黃金扶手椅
有一點令人奇怪,古埃及人是睡單人床的,床的寬度極少超過1米,這意味著在古埃及,即使是夫妻,也得分床睡。兩張獨立的單人床也代表了古埃及夫婦在家里的地位平等、“勢力平均”。
古埃及的床,床頭處的腿會稍稍長一些,這使床產生一個明顯的斜面,為了防止下滑,床尾處會有一個擋板,上面雕刻有花卉圖案甚至敵人的圖案,象征法老在睡覺時踏著敵人。

黃金床
睡在前段高起的床上,其實感覺并不舒適,但古埃及人在設計時一直都非常有條理,選擇這樣設計的床很可能是為了突出頭部的重要性。在古埃及,頭部被看做是生命的起源,保護好頭部才能在死亡后開始新的生命旅途。除了設計傾斜的床之外,古埃及人還會在背部放一個高達30厘米的木枕頭,呈上半身高度傾斜的休息姿勢,這種姿勢一是表示身價高人一等,同時也能在被毒蛇、敵人襲擊時,快速起來。
國王與王后,寶座大比拼
在現代,椅子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具,但在誕生之初,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才能坐在椅子上,那代表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古埃及,有兩張椅子非常有名: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御用的黃金椅(現代稱之為圖坦卡蒙椅)和從第四王朝王后赫特菲爾斯的黃金扶手椅。

圖坦卡蒙椅
圖坦卡蒙椅可以用“輝煌”形容,椅背上細致地雕刻了國王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一:國王正極為放松地坐在一張看似設計復雜的座椅上,右手瀟灑地擱在椅背上,微微弓著背;而王后左手拿著一個小碟子,右手正在為國王的手臂和肩膀涂抹圣油,人物的服飾都是用彩色陶片和寶石鑲成,結構嚴謹,制作技藝高超。
赫特菲爾斯的黃金扶手椅,表面幾乎被黃金覆蓋,它的椅面細長,位置較低,并且向內微微傾斜,這會讓臀部感覺更放松;椅腿上有獅子的頭像,并有珍珠和黃金薄片裝飾;椅子的嵌板上有逼真的蓮花花紋,花卉形態優雅高貴,整把椅子精美得令人驚嘆,也更讓人贊嘆古埃及人對家具的設計技術之高超。
收納柜大賞,誰敢說古埃及不牛

古埃及的收納柜
在古埃及,收納柜也是各種各樣,從鑲金貼銀的大櫥柜,到一個不起眼的籮筐,最精彩、最勁爆的東西也往往來自于這些收納家具。排在首位的要數圖坦卡蒙的柜子。這只柜子令現代工匠汗顏——彼時的細木工技藝已經非常出色,細長的柜腿優雅、流暢,體現了古埃及人對家具一管所持的高貴姿態。
在這類柜子上,我們能夠看到古埃及木匠一項獨到的技術:把不規則的小木塊拼接在一起,在裂縫里面填上其他東西,有時候甚至用各種方法把他們“縫”起來。一些考究的收納柜還會有一兩個迷你的小抽屜,用來收藏特別珍貴的首飾或其他寶物。

古埃及首飾
有錢人的收納柜都有些什么呢?一定會有的便是首飾。屏住呼吸,古埃及首飾大賞即將開始!項鏈、耳環、頭冠、手鐲、指環、腰帶、護身符……款式多到誰見了都不知道怎么挑;黃金、白銀、紫水晶、綠長石、綠松石、孔雀石、石榴石、玉髓、青金石……材質美到打劫的一定抱著整只首飾柜就跑。此外,收納柜還會收納眼線膏、眼影、香水等化妝品以及假發、服裝和藥物等。
古埃及的家具給后世家具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可以被稱為西方古家具最優秀的楷模,并為后人研究埃及及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史料。
葡萄酒,從法國開始
紅寶石般的色澤,細膩的口感,獨特的醇香,高端的品位……葡萄酒詮釋出它渾厚的歷史和迷人的氣息,淺嘗、回味、余味、重復品嘗,給了我們與眾不同的味蕾感受。

葡萄酒逐漸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其中最為熟知的是,法國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葡萄品種、氣候、土壤、濕度、葡萄園管理以及釀酒技術,讓它在葡萄酒界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波爾多產區下面又分為梅多克、格拉夫、圣埃美隆、波美侯4個主要的子產區,所產葡萄酒有著不同的釀造工藝和口感。很多人都說,品味葡萄酒,應該從法國開始。

而法國的葡萄酒,有著明確的分級,反映出了各個酒莊的聲望和各酒莊葡萄酒的價格。翻開法國葡萄酒發展史,1855年,在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就對波爾多酒莊進行了等級劃分,分為五級。但發現幾乎所有的等級園均來自梅多克,關于1855年分級的爭論隨即產生。在這之后,格拉夫、圣埃美隆和波美侯也進行了酒莊分級,所有這些進入酒莊分級的酒莊都稱為“列級酒莊”,在酒標上能夠看到“Grand Cru Classe”的字樣。

葡萄酒與紅木有著非常相似的特性,珍貴且很有意思。本期《臻品薈》首先帶大家走進這些法國列級酒莊,從那幾款經久不衰的品牌說起,感受葡萄酒的生命律動。同時感謝區氏臻品的“老朋友”葉先生,為本期《臻品薈》提供名貴葡萄酒作為拍攝素材。
拉圖(Latour):低沉雄厚的男低音
拉圖葡萄酒產自法國波爾多美度區菩依樂村的拉圖莊園(Chateau Latour)。這座被譽為“全球最昂貴的酒莊”,是法國當之無愧的國寶級的酒莊。如一位著名的品酒家形容,拉圖酒莊出產的酒猶如低沉雄厚的男低音,醇厚而不刺激,優美而富于內涵。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歷練,拉圖酒莊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高水準,以其高品質征服世界。

拉圖1988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750ML
級別:梅多克1855一級
葡萄品種:赤霞珠,品麗珠,梅洛,小味多
酒精含度:13%
年份:1988
最佳品嘗溫度:16-18℃
入口果香醇厚,具有明顯的赤霞珠葡萄品種的特點,有極豐富的層次感,酒體豐滿而細膩。
拉菲(Lafite):美麗優雅的貴婦人
拉菲莊園(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創園于1354年。拉菲早已攀上葡萄酒世界的頂峰,花香、果香突出,芳醇柔順,被很多葡萄酒愛好者稱為葡萄酒王國中的“皇后”。拉菲是品質的保證,苛刻釀酒標準使每一瓶出廠的葡萄酒具有個性與內涵。而且拉菲葡萄酒還是目前世界上最貴一瓶葡萄酒的紀錄保持者。無論是哪一個年份的拉菲,都可引一位品酒行家的稱贊作為評語,“凡入口之拉菲,皆擁有杏仁與紫羅蘭的芳醇?!?

拉菲2000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750ML
級別:梅多克1855一級
葡萄品種:赤霞珠,品麗珠、梅樂
酒精含度:12.5%
年份:2000
最佳品嘗溫度:16℃-18℃
口感優雅細膩,微微晃動酒液,紅寶石般的酒體即刻泛出紫色光澤,紅色水果及香料味隨即飄逸而出。
瑪歌(Margaux):靈秀俊雅的麗人
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 Rothschild)為全球8大頂級酒莊之一,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之一?,敻柙诜ㄕZ中有著女性的韻律,而瑪歌酒莊出品的葡萄酒則以優雅、細膩、溫柔著稱。有人形容瑪歌葡萄酒就像一位靈秀俊雅的麗人?,敻杈魄f以生產澀味較弱,口味柔軟細膩的葡萄酒為主,因澀味和酸味調和恰當,口味芳醇可口?,敻杈魄f是"五大名莊"中比較恪守傳統的酒莊,不僅保持手工操作,而且仍然使用橡木發酵罐。

瑪歌1995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1500ml
級別:梅多克1855一級
葡萄品種:美樂、赤霞珠、品麗珠
酒精含度:12.5%
年份:1995
最佳品嘗溫度:16℃-18℃
入口細致絲滑而又勁道,香草的香氣、礦物質的氣息和綿綿的后味。頂級名莊的經典年份酒,口感飽滿平衡,具有極強的陳年潛力。
木桐(Mouton):難以捉摸的咖啡伴侶
木桐莊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聞名世界,也是法國波爾多五大名莊中的一員。木桐葡萄酒的風格比較另類,風格介于拉菲和拉圖之間,特別是它的酒香十分獨特,帶有濃烈的咖啡香味,喜歡咖啡的朋友會特別鐘愛?!澳就┣f園”的標簽每個年份的名畫都不同,因此有人為了要集齊所有木桐標簽而不惜花費大量金錢。這樣的一瓶葡萄酒,藝術與價值交相輝映。

木桐1989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750ML
級別:梅多克1855一級
葡萄品種:美樂、赤霞珠、品麗珠
酒精含度:12.5%
年份:1989
最佳品嘗溫度:16℃-18℃
入口口感圓潤,有著水果的清爽,單寧持久而絲滑,兼有些許焦糖、堅果、香草、咖啡和白胡椒的味道?;匚毒d長、豐厚、和諧,優雅平衡。

木桐1973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750ML
級別:梅多克1855一級
葡萄品種:美樂、赤霞珠、品麗珠
酒精含度:12.5%
年份:1973
最佳品嘗溫度:16℃-18℃
色澤深紅,香氣濃郁,味道剛烈強勁,個性突出,是典型的男性酒。
金鐘(Angelus):非凡實力的挑戰者
金鐘酒莊(Chateau Angelus Rothschild)除了采用傳統方法釀酒之外,還不斷地改良其釀酒技術,讓每次收成及釀造時都能達到完美極致的境界。酒莊葡萄酒的質量和聲譽在酒評家以及酒客之中享有極高評價。其葡萄酒結構深厚堅實,圓潤豐醇,酒體寬廣厚實卻不失平衡穩重,余味悠長。有人評價說,金鐘酒莊的葡萄酒具有挑戰波爾多八大莊的實力。

金鐘2003
產地:法國波爾多
規格:750ML
級別:圣埃美隆一級A
葡萄品種:美樂、赤霞珠、品麗珠
酒精含度:14%
年份:2003
最佳品嘗溫度:14~18℃
此款酒呈深紅色,散發出煙草,藍莓、黑莓等果味和花香,并伴有黑莓、甜酒以及波特酒的氣味。
當代紅木家具鑲嵌工藝難在何處?
紅木家具的鑲嵌技藝雖豐富多彩,但在當代的傳承卻不容樂觀,很多工藝都面臨失傳的危險。去一些紅木家具展廳和賣場參觀,會發現,目前大部分紅木家具沒有采用鑲嵌,即使有,也基本為一些嵌黃楊木、云石、玉石家具,其他一些如瓷板、琺瑯、螺鈿、牙骨等家具卻難尋身影。是什么阻礙了鑲嵌技藝在當代的傳承和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黃楊木雕刻的龍紋,鑲嵌在浮雕云紋面板上,還非常巧妙的運用云紋遮掩住龍身,鑲嵌技藝之高超,令人贊嘆
難在技藝樣樣精通
運用在家具上的鑲嵌工藝多達十幾種,每一種材質的鑲嵌都是一門單獨的工藝,企業要想把各類鑲嵌樣樣都做到位,是非常困難的。術業有專攻,當代的紅木家具企業,一定要有非常明確的定位。材質是做中低檔還是中高檔,風格是走新中式還是仿古,銷售渠道是經銷商加盟還是直營等,都要經過深思熟慮。這就決定了,絕大多數紅木家具企業,其主營材質一般不會超過4種,風格也比較統一,在工藝上,也不會“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一般能有兩三項出彩,已實屬不易,而能像區氏臻品這樣保留如此多工藝的,則實屬罕見。
目前,不是現代企業不想精通多種鑲嵌技藝,而是樣樣精通的成本特別高昂,對企業經營來說也不太現實,就算是以前的清朝皇宮,也是耗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才聚集了那么多能工巧匠,所以說,在現代紅木家具行業里就比較少見到做鑲嵌的家具。而且對于企業的定位而言,有時并不需要精通那么多工藝,只需要把符合企業定位的鑲嵌技藝做好,發揚光大,就是對傳統技藝最大的貢獻與尊敬。

區氏的工匠用工具將黃楊木雕鑲嵌進家具面板中
難在原材料樣樣都有
以做鑲嵌的材質多達近百種,有些材質在當今之難得,已達稀缺珍貴的程度。如嵌百寶,要完整的配齊一幅作品需要的材質,其耗時之長非一般人能想像。如區氏臻品的經典百寶嵌作品——《小葉紫檀嵌百寶花卉九扇地座屏》,涉及到的材質有象牙、碧玉、青光石、珊瑚、綠松石等十幾種材質,每種材質需要經過精挑細選,大小、形狀、顏色都要合適,才能用于鑲嵌。而像瓷板、琺瑯等材質,因為燒制的工序都已經非常復雜,好的陶瓷、琺瑯,本身的價值就已非常高,用在家具上,更是奢華;像金銀等貴重金屬,古代都只有皇帝能用,當今用在家具上做裝飾的,幾乎不再有。

作為鑲嵌用的字,是由工匠用手工一個個用工具鋸出來的
難在技藝步步做到位
鑲嵌技藝,是難度系數非常高的一項中國傳統工藝,它涉及到的工序相當復雜。以嵌螺鈿為例,其工藝是按素漆家具工序制作,在上第二遍漆灰之前將螺鈿片按照花紋要求磨制成形,用漆粘在灰地上,干后,再上漆灰;要一遍比一遍細,使漆面與花紋齊平。漆灰干后,略有收縮,再上大漆數遍,漆干后還需打磨,把花紋磨先出來,再在螺鈿片上施以必要的毛雕,以增加紋飾效果,才最終為器,可見工藝之繁瑣,不僅耗時長,還需要工匠具有極高的工藝及耐心。
此外,承載鑲嵌的木頭,在不同環境下的伸縮程度不一樣,鑲嵌材料也各有各的特性,如果技藝不到位,稍有差池,嵌上去的東西就容易脫落,反而讓家具變得不好看。對于這些問題,區氏臻品在生產制作時,一直十分慎重。像嵌玉石的家具,區氏臻品先要選擇玉石來搭配各種顏色,選好材料后再雕刻描繪,玉石的硬度高,雕刻難度大,每一步都做到位,費工時多,成本也高。
除以上幾點,會鑲嵌的工匠也越來越少,這些都給鑲嵌技藝的傳承設置了多重阻礙。以傳承傳統工藝為己任的區氏臻品,除了盡可能地保全眾多鑲嵌技藝外,也在積極培養學徒,力求讓這項技藝光耀當代,散發別樣光芒。
區錦澤:還在和變革斗爭?

區錦澤與原故宮博物院文??萍疾恐魅尾莒o樓合影

區錦澤
人物名片:區錦澤,中山市區氏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區氏臻品)總經理,中山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中山市紅木古典家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其從事紅木家具十余載,發揚傳承精神,勇于開拓創新,對市場有著敏銳的觸感,對工藝有著極致的要求,在他的帶領下,區氏臻品已成為當代高端紅木家具的代名詞。
2015年的華麗大幕已經掀起,“如何提振紅木家具市場”成為行業、企業最為關心的核心問題。大浪淘沙般的競爭下,越來越多紅木家具企業走上了標榜現代的發展路徑。特立獨行是區氏臻品最大的特點,30多年從未改變,始終如一地堅持對明清家具的再創造,并對傳統文化、傳統工藝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區錦澤與紅木愛好者交流紅木家具
區錦澤,區氏臻品新一代掌門人,在紅木圈摸爬滾打了10多年,他看到了市場轉變帶來的更多的機會,也經歷了市場給予的更多的艱難與挑戰。他表示,紅木家具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物品,做任何改變時,到底還是要尊重傳統。
機器換人,路尚遙遠
在現代社會,紅木家具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在很多方面凸顯了身份與品位。除了珍貴材質外,精湛工藝、深厚內涵、空靈氣韻,這些都賦予紅木家具別樣的魅力。
可時代的發展,手工生產早已不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要,并且中國傳統家具工藝也面臨失傳的危險。在這種環境下,機器開始進入紅木家具行業,并被企業所接受及使用。對于行業長遠發展來說,機械化將會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201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立足現有產業基礎,推動中山市傳統優勢產業朝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建立現代的工業體系。中山是國內知名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機器換人”和“智能生產線”概念的提出,讓總部位于中山古鎮的區氏臻品有了更多的新的思考。

區錦澤帶領紅木愛好者前往工廠參觀
“紅木家具企業要跟上時代浪潮,不能再用老一套了。手工生產已經不適合現在企業的發展速度?!眳^錦澤說道,“紅木家具是偏重手工藝的物品,如果純手工制造一件家具的話,在這當中耗費的時間很多,也會提高企業的經營成本?!?/FONT>
走進工廠,轟隆的機器聲迎面而來,看到在開料、烘干、打樣等環節上都已經用上了機器。區錦澤表示,紅木家具企業是傳統生產型企業,引入機械化,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目前還不能完全實現“機器換人”和“智能生產線”,像雕花、刮磨、上漆等仍需要人工操作。
舉個例子,以區氏臻品生產的仿古清式家具來說,造型的華麗繁縟,對制作工藝有著極高的要求。特別是它的雕刻比較復雜,很多時候雕刻同一紋樣需要使用多種雕刻技法。這些只能靠人工完成。而即便運用了機器,也只能是淺層加工,把紋樣輪廓勾勒出來,再由工匠進行修飾。

區錦澤為紅木愛好者講解紅木家具工藝
今天,區氏臻品生產的仿古明清家具型優質美,被很多的愛好者視為了實用性、欣賞性與收藏性兼具的藝術品。機械化確實為生產帶來了方便,但對文化與工藝的精益求精才是區氏臻品最大的亮點。
區錦澤說道,市場的發展、消費者喜好的轉變,也促使區氏臻品做出了很多嘗試。但不變的是,繼續保持區氏特色,盡可能地保留明清家具原樣,遵循它們的故事內涵,保留最原始淳樸的韻味。同時,區氏家具也綜合不同類別家具的特點與優勢,加以修飾改革,使區氏風格展現得更為豐滿。
缺新鮮感,難走下去
市場上,很多的紅木家具給人感覺千篇一律,沒有新鮮感。主要還是因為這些企業只是單純模仿明清家具或別家產品,并沒有對紅木家具的文化和工藝進行深入挖掘。
紅木家具生產是一環扣一環的,在工藝細節上有著很大的差別。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區氏家具,不僅因為它的型制好,工藝好,選料好,還有帶給他們足夠的新鮮感。用區錦澤的話說,一件紅木家具漂亮與否,關鍵是在工藝上凸顯出優勢。把產品做好了,客戶喜歡了,那他們對紅木家具的投資就不會少。
據統計,國內有近2萬家紅木家具生產企業,在市場上流通的紅木家具更是數量眾多。然而市場就這么大,消費者就這么多,終有一天會飽和。紅木家具不同于其他家具產品,保存好的話,它能夠用上幾代人都不壞。

區錦澤與紅木愛好者交流紅木家具
“紅木家具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做好產品干等客戶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企業再不去創新、去改變的話,只會停滯不前?!眳^錦澤表示,“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企業更要多想辦法開發新客戶、挖掘新銷售渠道?!?/FONT>
很多時候,消費者購買紅木家具,不只是為了欣賞,更多的是想得到它的文化價值?!八?,我們企業要以文化去引導消費者,把那些原本喜歡歐美家具的消費者慢慢引到紅木家具行業來。比如在銷售過程中,就可以教會他們怎么去看家具,怎么去感受蘊藏個中文化?!眳^錦澤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