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氏臻品:從“明清風格”到“區氏風格”

“明清風格”到“區氏風格”
說到明式家具,大家會想到它“比例勻稱、收分有致、體態秀麗、造型洗練、含蓄圓潤”的風格特點,而說到清代家具,“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飾繁重、渾厚富麗”的形象便浮現腦海,這是經過了幾百年的傳承后,明清家具留給我們的印象。到了現代,很多紅木家具企業在明清家具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創新,力求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特色的家具,區氏臻品便是其中一家。

區氏臻品:四出頭官帽椅
目前,在網絡上搜索相關區氏的信息,有時候會看到有些打著“區氏款”字樣的家具在網上販賣,就像淘寶上的“明星同款”一樣,區氏的家具在業界也受到追捧,很多款式成了一些企業模仿的對象。但是這些企業無論再怎么模仿,都無法達到區氏家具那種風韻,很多資深玩家都能分辨出其中的區別,而區氏臻品從董事長區勝春、總經理區錦澤,到底下十幾年的老員工,都能分辨得出哪些家具是區氏自己做的,哪些是訪的。到底“區氏風格”的家具有哪些特點能被這樣分辨出來?

區氏臻品:交椅
總經理區錦澤在提到如何能分辨區氏的家具時,給出了非常詳細的分辨方法:“首先看造型比例。比如我們生產的明式家具,型制突顯,通過比例、器型、邊線、弧位等元素,細膩地將明式家具那種簡練文綺、空靈俊秀的氣質表現出來。對古典家具來說,造型比例是非常重要的,拿捏不好,差之一毫可能就失之千里。有些仿我們的家具,不是厚了一些顯得笨重,就是薄了一點變得軟弱無力。第二是看雕花。雕花是非常能體現一件家具神韻的。人物表情生不生動,圖案層次分不分明、立不立體,都是一項評判的標準。雕刻講究慢工出細活,我們就是一個小件工藝品的雕刻,有時都能用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再是打磨與上漆。這看似容易,其實非??简灩Φ?。一些家具的外形仿得再像區氏的家具,但是一看細節就會發現不同。一些隱蔽的邊角,比如榫卯的連接處,很多企業都打磨不到位,但是區氏會將每一根毛刺都磨掉,每個面都打磨得細膩平滑,無論哪個位置摸上去都一樣溫潤光滑的。而上漆,這個更講究工藝。我們選擇用上好的天然生漆,也就是“大漆”進行上漆。為了做好這道工序,我不僅親自去生漆產地挑選生漆,為了改進生漆工藝,我也遍尋業內老前輩和隱藏在民間的家具手工藝人,還收購了一些上漆工藝做得好的古家具,仿照著,與工匠不斷研究改進?,F在我們在給一件家具上漆時,都要經歷“上漆、打磨,再上漆、打磨”的工序,根據木材的不同差不多要重復六七次才算完成。而且打磨時必須要順著木材表面的紋理來打磨,不能隨意擦拭,要做到木材紋理自然而絢麗,且家具表面平整光潔,色澤溫潤晶瑩才算合格。這樣的家具表面會呈現出一種由內而外的溫潤感?!?/FONT>

區氏臻品:椅凳類
區氏風格為何難以被模仿?區錦澤談到:“就是其他企業從區氏挖一個幾十年的工匠去給他們做家具,都沒法做出區氏家具這種感覺來。因為區氏的家具是一個團隊通過不斷的溝通做出來的。我覺得做家具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上道工序與下道工序的溝通,團隊一起的溝通。紅木家具因為手工的原因,不可能每個工匠每次做出來的東西都一樣,可能這次雕花,有個地方雕得稍微纖細了一點,那么雕花師傅就需要跟打磨師傅溝通好,打磨的時候就要注意這個地方,不要磨掉或磨穿了,這樣一環扣一環,每一步都做好,才是真正的區氏風格。而區氏的每個工藝環節的主管都是有十幾年經驗的工匠,他們對每個步驟要執行的標準都非常清楚,這是其他企業沒有辦法做到的?!?/FONT>

區氏臻品:椅凳類
一種風格的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明清風格的形成都需要百年,區氏能取得今日成就也積淀了三十多年。風格的形成依靠的是技藝的呈現和文化的積累,在這個盛世中,區氏臻品用技藝書寫了自己的歷史,“區氏風格”在浩瀚的流派和作別中,不算顯眼,但就像一個小眾的獨立品牌一樣,亦散發自己的光芒。